3)第一百一十章 倚老卖老,我怕他个鸟啊!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还有专家组。

  会议开始以后,史桂芳分给每个人一份实验流程图,随后彭辉很干脆让王浩做报告。

  王浩做的是数据分析报告,因为马上就要进行实验,也就不需要说分析过程,直接说结论就好了。

  “我对于前面数据的研究,又得到了几个结论,我分别说一下。”

  “这几个结论包括熔炼次数、时间,还有冷却速度,其他地方,通过跟精细的对比计算,也做了一些小的调整……”

  “首先就是整个的工序,只有一个改进的地方,就是熔炼次数,通过分析,我发现需要增加一次熔炼,可以在设备中……”

  他仔细说了起来。

  在不断解释的过程中,他干脆走到了最前面,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着做讲解。

  王浩只是说分析结论,谈到工序就直接说怎么样去改进,怎么样去做,就完全没有理解上的难点。

  有个专家忽然皱眉开口道,“你说要增加一次熔点次数,不就等于否定了之前的工序吗?能制造出1560兆帕钛合金的工序,已经非常完善了,为什么要突然要做这么大的改动?”

  王浩看过去发现似乎没有见过,开口问道,“你是……?”

  “丁宗权,丁工。”彭辉在旁边提醒了一句。

  丁宗权是钢铁公司的技术专家,带队研发攻关许多钢材项目,在国内特种钢材研发制造领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丁工,你好。”王浩点头解释道,“如果你是问为什么做改动,我只能说,这是我对于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这是我的工作结论,我必须要说出来。至于实验是否采纳,就和我的工作没有关系了。”

  王浩的回答无法说服丁宗权。

  丁宗权觉得对工序改动太大,还是想知道建议改动的原因。

  王浩没有再解释,而是继续讲解起来,他说到一个步骤,熔炼时间要增加一分钟。

  丁宗权皱眉问道,“一分钟能有什么用?我仔细看了工序过程,总计要二十分钟左右吧?二十分钟,增加一分钟,有什么意义?”

  王浩顿时皱起了眉,语气很严厉的开口道,“丁教授,我尊重你,但也请你尊重我。我现在正在做报告。”

  “如果你有什么问题,能不能等到我的报告结束再说?”

  这一句话怼的丁宗权憋红了脸,好半天才只能颤颤坐下。

  其他几个专家也都不说话了。

  他们觉得丁宗权确实有些过分,即便是有问题可以等待一会儿再问,但是,被小辈儿这么怼上一句,还是感觉很丢脸的,同时又感到有些庆幸。

  丁宗权算是帮忙趟了雷,刚才他们也有的想发问的。

  在怼了丁宗权一句以后,接下来的讲解顿时顺畅了很多,花费了二十分钟左右全部讲完。

  他讲解的内容是工序该做什么样的调整,就像是一个项目负责人,开会指挥大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