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二十七章 角谷猜想不算什么,那我们算什么……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邱成文却比其他人更了解,为什么论文发表速度能这么快。

  布鲁斯-普利策找了很多数学家来一起进行审稿,直接加速了审核速度,估计发表也是‘临时插队’迅速完成的。

  这种级别的数学证明,当然可以享受‘临时插队’的待遇。

  邱成文更加感慨王浩做研究的速度。

  之前还看着他的几篇小论文,结果没过多久就出现了大成果,王浩来数学科学中心的时候,他开玩笑说一个王浩能顶一个数学科学中心。

  现在看来可能不是顶一个数学科学中心,而是完全盖过了数学科学中心……

  角谷猜想啊!

  数学科学中心成立至今,十几年时间也没有完成过如此重大的数学成果。

  而王浩所完成的阿廷常数、梅森素数以及现在的角谷猜想,每一项都是世界最顶尖的,同时也是数学科学中心,从未有过的重量级成果。

  “一个人,超过一个数学研究中心啊!”邱成文苦笑着摇头,“虽然数学就是这样的,但是……”

  “如果王浩能来数学中心就好了……”

  他思考着摇了摇头。

  ……

  一直等到了晚上八点钟,媒体记者们才终于采访到了王浩。

  这是学校方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学校考虑到还有很多记者没有赶来,又考虑到不能让白天来的记者白等,就干脆等到了晚上再召开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在政务楼的一个大会议室里。

  前来的记者人数超过四十人,相对于一个学术成果的采访,这个规模的记者数量,就已经很难想象了,甚至比一些明星待遇也不差。

  第一个站起来讲话的是学校的副校长,他讲话的内容自然就是恭喜王浩完成了角谷猜想的研究,但只说了不到半分钟就明显看出下面记者的不耐烦。

  他很随心的终止了话头。

  旁边其他想说几句的领导们也干脆闭上了嘴,他们可不想因为说几句话,就得罪一大堆的记者,毕竟是采访王浩的新闻发布会,他们说上再多的话也无法成为主角。

  王浩打开麦克风以后,忽然不知道该说什么,证明已经放在了《数学新进展》上,难道要说一下证明过程?

  算了。

  他最终还是摇了摇头,开口问向了主持发布会的杨海燕,“杨主任,直接开始提问吧。”

  杨海燕感到有些意外,还是宣布让记者举手提问。

  第一个提问的是北疆省电视台的记者,西海大学肯定会照顾一下本省记者。

  记者们问起了好多人关心的问题,“之前没有听说过您在研究角谷猜想,好多人都感觉证明完成的很突然,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吗?”

  王浩想了一下,带着疑惑道,“这是我一直以来的研究,和好多人都说过,研究从去年就开始了,到现在也有超过三个月了吧?我并没有觉得突然。”

  旁边儿好几个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