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八章 研究完成了?可是,才刚三个月啊!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体上、还是细节上。”

  王浩所说的几句话都是发自肺腑的,但同样口气也有些重,后续还有些话没有说出来。

  刘明坤听出来了。

  显然。

  如果制造出的装置和设计出现不一致,哪怕选取的方案是正确的,他的副主任也肯定没了。

  王浩不只是找到刘明坤,他还找了丁胜利。

  丁胜利是西海大学电力工程的教授,也参与了smes技术研究项目。

  所以丁胜利可以说是自己人。

  王浩让丁胜利和刘明坤一起负责装置制造,显然是对刘明坤不是很信任。

  刘明坤当然能感觉的出来,他心里感到有些恼火。

  实际上,他确实在设计方案的几个部分有不同的意见。

  现在有意见也没有意义,丁胜利和他一起负责装置制造,他也只能按照设计去做监督。

  刘明坤稍稍有些后悔。

  他是科学院电工所的教授,听到说王浩组建smes技术研究组,就积极的报名参加。

  没想到啊……

  王浩竟然是如此的独裁,所有的设计都是他一手敲定,其他人的意见似乎都不重要。

  刘敏坤也只能苦闷的感叹,“王浩确实是个天才、超级天才,但天才只体现在理论研究方向。”

  “在科技应用的研究上,他大概不适合担任负责人……”

  “学术、理论,天才很重要,一个人就能完成研究,但科技应用的研究,还是需要多听大家的意见啊……”

  ……

  研究组向上级部门提交了实验装置制造申请。

  这可是个大事情。

  smes储电实验装置的制造,需要大量的设备和材料供应,好多新设计方案也需要独特、高端的制造技术。

  所以实验装置制造本身就需要很多部门、工厂协同配合。

  上级部门对于王浩的研究组百分百支持的,一切的材料设备供应都是优先的。

  smes储电实验装置制造不是小事情,单单是大量新型超导材料制造的线圈,就非常的不同寻常,需要的不止是材料,还需要几个工厂一起配合。

  很多相关人士都知道消息。

  潘东的团队也一样。

  当得知王浩的研究组准备制造实验装置的时候,潘东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他坐在办公室里,和邓建强说着,“这才一个多月吧?一个月时间,就敲定了所有的设计方案?我们当时可是用了半年。”

  邓建强回想了一下,道,“确实,我们在设计上用了半年,搭建实验装置也用了三个月。”

  他说着补充一句,“他们应该更快,估计一个多月也差不多了。”

  “那可是王浩院士……”

  潘东说着撇了撇嘴,明显是非常的不满,“才刚一个月时间,大概就是在我们的基础方案上,添加了一些东西吧,估计就是想把基础搭起来。”

  “后续还要一边实验一边去完善,等全部的部分制造好以后,肯定还会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