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零七章 实验的巨大进展!汤建军:怎么感觉有点不对劲?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如,一阶元素,材料很重要,如果能有某种材料,可以承受一万摄氏度的高温,您想想,到时候……”

  “……”

  王浩连续说了很多东西。

  但后面的内容都被汤建军下意识屏蔽了,他脑子里只是徘徊着那一句话——‘最少花费十年才能成功’?

  十年……才能?

  汤建军呆呆愣愣着,都不知道该做出什么反应。

  如果某个团队只需要花费十年,就能制造出完善的核聚变装置,估计会迅速获得全世界任何机构的支持吧?

  十年,很长吗?

  好半天,他才吐出一句,“王院士,我们在时间观念上,是不是存在什么代沟?”

  ……

  其实两人的时间观念并没有代沟。

  王浩也知道十年时间研究出可控核聚变很厉害了,但是他不愿意花费这么长时间专注于一项研究。

  因为他有更轻松的方式。

  比如,能拥有熔点更高的材料,能继续改善湮灭力场技术,把相关的技术基础打好了,实现可控核聚变自然容易很多。

  这就像是制造一辆高性能汽车。

  如果只是以蒸汽机动力技术为基础,制造的汽车不仅会是庞然大物,速度还会非常的可怜。

  换做手里有涡轮增压发动机技术,以此为动力核心制造高性能汽车自然就会很简单。

  现在他们能在基础技术上飞速进步,自然就没必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以现有的技术去研究可控核聚变。

  这是得不偿失的。

  王浩的解释让汤建军消化了好一阵子。

  后来汤建军也只能感叹自己确实是老了,根本不敢去想新型科技的‘飞速’进步。

  现实确实如此。

  王浩带领团队进行的湮灭力场研究取得一个个突破,让技术不断的飞速进步着。

  这种情况下,花费精力去投入到核聚变研究,根本是得不偿失的。

  汤建军正式加入了实验组。

  作为一名专研核磁领域的老院士,汤建军的能力水平自然不用质疑,对实验组的帮助非常大。

  螺旋磁场设备就是汤建军的设计。

  高能所那边制造的螺旋磁场设备,运过来以后发现有些不符合要求,汤建军就指挥工作人员现场进行改造,无法现场改造的部分还给出新方案,让他们运回去重新制造。

  汤建军还根据实验需求,对于外围磁场发生装置进行改进,以便让磁场把湮灭力场包围的更加严密。

  有了磁场的排斥保护,实验也就更具效果和安全性。

  新的实验确实非常复杂,实验准备就花费了近一个月时间,主要就花费在螺旋磁场和外围磁场布置上。

  当一切准备就绪,实验很快就要开始了。

  很多人都有些迫不及待。

  实验进行前一天晚上,刘云利带领其他人一起检查设备情况,到早上又检查了一遍,以确保实验过程不会出现问题。

  当天中午过后,实验正式开始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