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七十四章 公开信息!研究会带来人类毁灭的危机?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是个玩笑,因为在他的心里,所谓的‘光压发动机’项目就是未来科技的研发。

  这种未来科技的研发项目,就像几十年前的核聚变研究,即便是开启了项目并进行了投入,所有人也知道,只是进行积累技术而已,并不是真的要制造出可控核聚变。

  现在竟然说光压发动机完成了起降测试?

  这根本不可能!

  一号决策人的内心一直都非常坚定,直到他看到了卫星图片,还有好几个机构发来的数据情报信息。

  “这竟然是真的!”

  他还没来得及做什么,就接到了来自其他国家决策人的电话,通话内容自然和光压发动机有关。

  每一个决策层人员的反应都差不多,最开始是不相信,后来相信了就非常震惊,然后就不得不处理相关的事务。

  他们需要对这件事做出反应。

  光压发动机项目被认为是未来的科技研发内容,但现在竟然能够飞起来,一定程度上就代表研究成功了。

  飞起来是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那么大块头的发动机能够飞起来,也就代表能够脱离地球的引力,那么距离进行高空飞行就很快了。

  等完成了高空飞行,下一步就是进行太空中的飞行。

  针对光压动力来说,两者没有难以跨越的技术瓶颈,因为光压动力不依靠空气推力,到太空中降低了地球引力作用,反倒效果会更加明显。

  光压发动机能飞起来,也就代表解决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问题。

  下一步、再下一步的技术进步,剩下的也只是时间问题,区别只是时间长短而已。

  很多决策层人员也接受了这个事实,他们马上开始了忙碌的工作,一个是和背后团队讨论相关的事情,另一方面儿就是不断和其他国家的决策层人员进行沟通交流,针对相关问题发表看法、交换意见。

  之后就是召开内部会议。

  这种内部会议和决策无关,而是科技、学术性质的,大体上就是找一大堆的科学家、学者,让他们了解现有的情报,来分析出技术信息。

  阿迈瑞肯是这么做的;其他很多国家也是这么做的。

  他们首先必须了解更多的信息,知道光压发动机的科技在什么层次上,以及附带相关的技术级别,才能针对研究应对方法。

  但最初的讨论模式基本相同,学者和科学家们对于给出的信息第一反应也是‘不可能’。

  “这根本不可能。”

  “光压发动机属于未来科技,现在最多也只能验证理论问题。”

  “只完成一部分研究已经很厉害了。起降?开什么玩笑?”

  “这是假消息吧?”

  “虽然有卫星图片,但会不会是魔术表演?比如他们做了一个模型,然后让模型飞到了空中……”

  最后的说法还是被直接否决了,因为大块头的发动机可以作假、起降场面也可以做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