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6章 放榜_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人左右,如今每年达到四五千。

  像秦邵这次参加的会试,就有4778人参加。

  那落到每位同考官手中的试卷大约就有将近300份,一份试卷需要好几位同考官批改,每日阅卷两将近7万字,很是辛苦。

  并且对于自己推崇的试卷还要写下二三十字的评语,工作量可谓很大了。

  这次会试是初二开始,初十结束。

  十九日、二十日一般就会填榜,二十三日发榜。

  距离考试结束也就十多天的时间,所以参加会试的举子都会等榜。

  在等待的时候,,很多举子就会互相来往,一些人为了拉拢这些举子,也会举办一些宴席邀请参加。

  可以说是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

  秦邵其实也被邀请了多次,特别是湖广会馆,他的名字可是赫赫有名,毕竟是湖广小四元,还是有很多人想结交的,特别是是湖广的一些在京官员也很想拉拢。

  只是他很少出现,包括先前在湖广也不少人邀请,但除了参加一些安陆州的宴席,其他的他很少出现。

  所以在上京湖广会馆,秦邵可谓只闻其明,未见其人。

  当中也有人下了帖子,只是没人知道他的住处,只能不了了之。

  一次不曾出现,不免仍很多人更是好奇。

  甚至有人怀疑秦邵是否太丑,很难见人或者徒有其名。

  至于张璁倒是放下了以往的傲气,去了浙省上京会馆跟一帮老乡应酬。

  他的名字其实在浙省也很响当当,那就是多次落选,还有就是怪脾气。

  不过这一两年,张璁变化浙省举子也是看在眼中,不少人觉得张璁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变了一个人。

  原先轻视爱看他笑话的人,渐渐收起了轻视之心。

  毕竟这科举变化甚多,能考上举人的都算是天之骄子了,至于进士更是变数多,说不定不起眼的人突然爆发也未必不能。

  聪明人对于张璁这人也都开始笑脸以对,正常交际。

  至于考官那边,“出题宴”、“出帘宴”、“取卷宴”占用不少时间,改卷的时候第一场经义卷纸就看得比较重,经义做得好,基本算是成功了八分。

  所以,大明科举八股文取士并非空穴来风。

  但秦邵了解真正了解到这里的情况后,对以往自己所学的历史批判八股文有了不同的看法。

  八股文纵然略微死板,但是能写出好的八股文,且在那么多举子中脱颖而出,没点真本事还真是不行的!

  第306章放榜(第2/3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就好比前世很多人争论的说学历高不一定有能力,很多无学历的人也有成功。

  但这只是比例问题,从大比例来说,能有高学历的人,高智商的比例也就多。

  有那么多可选之人,没有人有时间以及花成本来证明你没学历的人是个有能力的人!

  所以,在大明这种社会背景下,秦邵觉得八股取士的科考其实算是很公平公正的方法了。

  每年考中进士且进入朝堂的那些官员,基本都有底层贫苦家庭出身的学子,这难道还不相对公平吗?

  四月十九日。

  开始填榜。

  各房同考官和主考官聚集在一起。这次是填写草榜。

  从第19名其,将试卷号码填写在草榜中,朱卷和墨卷对号,无误后,朱卷和墨卷封存,然后待二十日正式填榜。

  二十日,开始填写乙榜。

  二十一日,填甲榜,也就是正榜。甲榜从六名开始填,主考官有权利决定第六名到第十八名的名次。

  五经魁也就是前五名需要众人一致同意,同考官有权利反驳主考官定下的五经魁,每个同考官都希望五经魁是从自己那一房出来的,毕竟同自己房出来的就是自己的学子,考中的学子也会自然归入同考官那一派。

  五经魁的选举必须所有人认同,所以,自然避免不了明争暗斗。

  二十二日其实已经算是放榜时间了,夜间就会有报子通过小道消息知道榜上有名的举子,方便去找举子讨要喜钱!

  所以,四更天,有举子及家仆在贡院门口张望等候贴榜已经成为习惯。

  这两日的上京夜间也如白天一样热闹。

  多年寒窗,没有举子能放心地睡到天亮。

  “爷!我想去看看榜!”

  晚间时分,王寅同秦邵说道。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