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四章 - 有熊建城_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里距离公孙氏的城墙足有近20里,而且中间还隔了一条不小的河。

  “能得太昊族为邻是公孙氏地荣幸!我族将全力支持太昊族建城!”公孙干知道,只要太昊的新城建起来。源源不断的盐就会满足公孙氏的需要。

  “我不会让公孙氏族人白出力的,公孙氏用粮食或牲畜换我的盐,我就用粮食或者牲畜换公孙氏族人的支持!”

  这个时候还没有“劳动报酬”地概念,将来的建设过程中,我会将这个“按劳分配”的观念贯彻进去,让公孙氏族人知道,劳动应该是有回报的。

  但这个新城的地位和规模,将超越公孙氏所能想像的地步。

  说话间已经进入公孙氏的工地。粗略算了一下。至少有近7000族人在辛苦工作,公孙氏的建城模式、材料,风格无一不是取自太昊,毕竟是由太昊地匠人们在组织施工,还有地匠人来自当年的大元诸城。对建城工作有丰富的经验。

  “这座城将叫什么城?”我问公孙干。

  “有熊城!”

  看来公孙干还没有忘记了姬族的出处,仍以有熊族为尊,连城号也以有熊命名。

  “当年有熊族先祖告诉我们,在四河汇一之处,是我公孙氏地发源地,先祖在此建族,并向东扩散,祖地反而无人祭祀了!”公孙干指着前面的一座山,的确粗有一点龙形,但这一带不是以岩石为主体的山脉,处处都是深厚的土层,若非植被浓密,百年以来早就应该不复原形了。

  这一带也是大山中难得的一片河谷地,有大片草原,可以想像当年公孙氏先祖如何在这丛林间的草地上小心翼翼地狩猎或放牧,以草屋或树屋为居所,艰难生存。

  如今有了太昊族匠人的帮助,公孙氏的发展将指日可待,不复先祖们当年的困窘了。

  有熊城的形状仍是正方形,边长超过了一公里,是春播之后动工的,现在已经在筑地面上的墙体,如无意外,明春播种之前,主体工程将顺利完工。

  已经挖好的护城河内并无河水,匠人们只是在四个城门处搭了桥——其实也就是剖成两半的圆木并排扎在一起,有4米多宽,5米多长。护城河的宽度达到了4米左右,深度约两米。放入河水后,绝对能防御得了大多数野兽或敌人。

  城墙厚度约4米,比太昊或大元诸城都要厚,外层全是土法烧的红砖,估计中心处应该没有烧透,否则这种体积的砖将耗费巨量的木材。

  墙体中间是夯筑牢实的土坯墙,黄土夯紧后用手摸上去给人有如石质的触觉,应该比较坚硬。

  城墙目前还只有大约1米左右的高度,不知道匠人们计划给公孙氏修到多高,但从厚度看,应该不会低于5米的设计高度。

  进了城门,城中遍布烧制砖的砖窑,太昊的匠人们正指导公孙氏的徒弟们牵着牛踩黄泥,近百座窑同时蒸腾出热气,占据了城中一隅,估计也是匠人们规划的将来有熊城匠作区的地盘所在之处。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