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七章 - 祸延太昊_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更有佳地,其广无边,无强族为敌,可容无穷族人生息!我族不必再依附牛神庇佑,可另立祖神,与炎族各自相安,不需征战而得安身之处!”

  我笑笑,这个我当然知道了。往南是淮河上游平原,再往南是长江中下游平原,这都是后世的富饶之地,兵家四战不休于此,也是皇图霸业的根基所在,怎么会不是佳地?

  但如今那里不仅无强族为敌,而且连弱族估计也没有多少。由族打算往那里安身正合我意,但“无需征战”却是难说。从由族目前对姜氏各部族的态度来看,要由族采取守势,恐怕很难,更加不会大举南迁。

  那由族长老来拉黎族各部的意义何在?

  人!

  他们也已经和我一样,认识到了人口的重要性!

  没有人,什么都是空的。向炎族开战,或者开发南方,都需要巨量的人口。

  在畜牧业高度发达的时代,人口也是一种负担,如先前我所知道的皋陶,人口一增加,立即要分家,否则牧场养不了这么多牲畜和人口。尤其又是在牧而不游的情况下。

  但农业高度发达的时代,人口就是资源和财富,人口就是生产力。

  我相信那些在大山里躲避了炎族追杀的由族人,一定有几个部族在南方建立起了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否则既没有能力和炎族叫板,更没有可能到石头城来拉人。

  “那石城中各族如何应对?”我好奇的问答长老。

  “按此前对太昊族长的承诺,我没有让一个族人随他们离开,但也同意等赴牛神山回来的长老们说明情况后,再给他们答复。”大长老略有些不安。

  这已经是我所能得到的最佳结果了。

  问题是姜由真如由族所料,正打算让黎族人迁回神山,这岂不是让由族人言中?

  “但有近半的部族并无打算迁往别处,都道愿与太昊共存,祖地不足依,南方不足取,石城已经是最好的安身之处了!”大长老言下感慨万端。

  看来黎族人是厌倦了多年的漂泊,不会再被其他族的族长或长老的劝说所动,而是相信眼前看得到摸得着的才是最好的。

  农业时代族人观念的可爱之处即在于此,理想主义必然要为现实主义让步。

  “由族长老们劝说未果,认为太昊族是最大的障碍,只要太昊族驱赶黎族人,黎族人将归入由族,一并南迁。”

  这从何说起!

  什么时候我们太昊族又成替罪羊了?

  “前几日由族的长老们离开时,曾称要前往太昊城,不知道最后结果如何,还望太昊族长小心应对!”

  什么?已经冲我太昊族来了?

  我坐不住了,立刻叫木驼准备集结骑兵,马上返回太昊!

  “大长老请代黎族族长安抚好城中族人,一定不要引起纷争,姜氏的内务还是由姜氏族人来解决吧!有什么疑问可以问从牛神山下回来的长老们,我就要先回太昊处理族中事务了!”

  跟大长老道过别,我们急冲冲上路了。

  而此时的太昊庙内,太昊的“第一夫人”正在接待一名美丽的女“外宾”。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