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章 - 嬴伯辞世_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女在两名以上者,每多一名,即多发一份同等薪资,不得让烈士家属因失去亲人而生活无着!凡有违此令者,烈士家属可直接诉至宗庙!”

  家属们至此稍抑悲伤,而军队干部们则欢呼雀跃,太昊军队在族中的地位由此得到质的提高。

  6月19日,噩耗传来:赢伯还是没能等到今年的秋收,于6月5日过世了。

  这本是意料中的事,却仍让我在宗庙内痛心良久。

  到这个世纪之后,少昊族长是第一个让我明白部族大事的人,此前我对整个时代的部族分布和相互关系一直在摸索阶段,但少昊族长的出现让我眼前豁然开朗,并从此离开大元城地圈子,迈入太昊这一轮地发展循环,文明建设与传播进入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平台和时期。

  从大元纪年到太昊纪年,不仅是一个计时方式的转变,更是对文明发展不同阶段的重新标记。

  如今,大河诸部族在太昊文明地驱动下,正加速融合与交流,并以整体的力量对外部文明进行对抗,应该说,这里面有赢伯的一份潜在的功劳。

  从赢伯那里,我第一次收起了对原始人“情商”的轻视之心,认识到即使在原始部落首领中,也有心胸开阔,泱泱大度者。能在这个时代放下世仇,致力消融杀伐,换来部族平安地首领,实在不可多得,即使是姜由的野心勃勃和公孙干地沉稳持重,都没能让我产生比赢伯更好的映像。

  因此,从主持太昊族开始,我就不敢以少昊宗族族长的身份面对赢伯,而是以兄弟之族对待少昊,对赢伯更是礼之如兄长,敬之如师友,不敢轻忽视之。

  如今一旦天人永隔,怎么能不让我感伤!

  为不泯灭赢伯归祭太昊的美意,我让风余将赢伯作为太昊部族的族长逝世记入宗庙大事纪录,并在主殿内供其神位,配享祖神之侧,永受后世子孙尊崇祭祀。

  伤痛之余,却忽而疑惑起来。

  按说少昊城到太昊城不过7天左右的路程,少昊长老们到太昊来是太昊骑兵从铜码头一路送过来的,其间只花了四天时间,加上从少里到盐码头不到三天的路程,怎么也不需要14天时间啊?

  为什么少昊长老会在赢伯死后七天,才开始派遣人到太昊来?

  这时候应该还没有什么做“头七”法事之类的琐碎事项耽误啊?

  赢伯死后的头七天内,少昊人在做什么?

  按少昊长老的说法,赢伯死后的第二天,就按赢伯生前要求,化灰入瓮,七天时间,骨灰都已经冷透了,难道赢伯没有交待,死后什么向我报丧吗?

  不对!

  把所有前来报丧的长老请到议事殿,风余作陪,我得跟这些长老们交流交流了。

  或者说是讯问也不过份,只是场面宽松一点而已。

  但我和风余的表情,以及我让所有宗庙卫士隔阻其他人进出的安排,让少昊长老们感受到了这次谈话的不同寻常。

  “兄长临死前,有什么要长老们转告我的事情吗?”我凝声问道。

  这时候还没有茶,我只是给每位长老倒了一杯水。

  可就是这杯水暴露了少昊长老们的隐秘。

  我的话刚一出口,“啪啪”声传来,竟然有两位长老的杯子掉到地上摔碎,好几位长老杯中的水也荡到了身上。

  “有”,

  “不!没有!”

  好家伙!竟然有两个相反的答案!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