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八章 - 大楚南征_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南方稻子好得多的口感,细腻爽滑得多,若是用来酿酒,粟米酒的销量应该会大减吧。

  太昊宗庙长老们尝过稻米饭以后,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对族长要求多种稻子有了一点感性认识,可惜这样地口福有限得很,我不过让长老们尝了数十斤。便把其他的稻谷都收入了陶瓮,用作明年的稻种。YY中,明年新酿的太昊米酒似乎已经在向我招手了。

  12月,梓烨的鸽子已经脬化出了近百只,冬季的寒冷让梓烨对这些毛绒绒的小家伙关心备至,特意把小鸽子搬到了宗庙的室内,专门辟出一间乳鸽室。为小鸽子们饲喂粮食和豆桨,小家伙们见到梓烨便着急地张大了嘴。月初从欧且传回来的鸽书让梓烨高度理解了这些小东西地重要性。也在这方面投入更多,专门让四名侍卫家属进入宗庙照料幼鸽。

  任陵得到的是从大楚带过去地第一批太昊鸽子,此前的鸽是大楚码头脬化出来的,只能飞回大楚码头,但元方从太昊带过去的鸽子则能够直接飞到太昊城,这让任陵得以直接在欧且和太昊之间建立联系。

  鸽书字数有限,却反应了任陵在那边的开局还算顺利,现在已经造访了近十个部族,基本上这些部族都站在欧且一边,对太昊地产出和技术很感兴趣,而第二季稻收割以后,余杭村已经有了第一批存粮,稻子的亩产也已经迈上150斤大关,这样算下来,一年两季,800亩地可以产出240吨稻谷,难怪余抗出现存粮了。

  这也让太昊在欧且那边的诸族中多了一项用于交易的产品,此前主要是陶器、铜器、盐和麻布。甚至已经有三个部族在欧且之后提出,打算明年也学着种稻了。

  这让我对太昊稻业的发展多了一点点信心。

  但福无双至,就在我打算带着一系列的好消息过完太昊11年时,从大楚传回来的一封鸽书让我过年也过得不安稳。

  元方决定南征了!

  自元方暴露出他要当族长的想法后,南返一个月不到,就将想法付诸行动。这时我已经发现,元方除了以前当大楚城主需要我支持以外,现在已经不需要我为他指点大楚的发展大计了,原来我要求他不得对庸族使用武力地限制已经完全失效,若不是为了当大楚城主,元方可能早就已经马踏庸族诸部!

  大江以北的庸族,以及一些不知名的小部族,只要位于大楚200里内,基本上都已经被大楚收编,甚至苗城附近都已经被元方扫荡了一个遍,这让大楚的人口快速增长到了近5000人,据我所知,这也应该是庸族的人口极限了。

  但新的南庸村落居然又引发了元方的征服欲。

  “城主率300骑渡江!”偃鹏在鸽书地最后一句让我明白,元方在南方一定发现了新的村落,已经建立地石岗村已经把周围五六个村落集中在了一起,不需要元方去征服。

  那他新的征服对象应该是在石岗村之外。

  元方倒底要做什么?

  梅梅在关切,梓烨一副“我早知道”的表情,风林在家则摩拳擦掌,巴不得已经随元方南下。

  我却有些矛盾:现在就进入了杀伐统一的阶段么?元方是不是太急了点?

  不过他己经不是太昊城主的儿子那个元方了,现在的他,是大楚的城主!

  我开始明白为什么他不愿意加入太昊!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