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二章 - 农牧并重_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族人晚上也可以在那里关他们的牲畜。”

  “告诉从大夏过来的族人。城东的大草原是放牧的地方,城西地坡地是种粟的地方,我会让族人在那里挖一道渠,暴雨时排洪,平时隔开农业区和牧业区。”

  “从明天开始,我们就全部统一安排,先把篱笆墙建起来,随后就开始建房!”

  “是!”木峻应道。

  在诸长老的协助下,木峻很快把我的要求传达了下去。一千多个帐篷在原来太昊族人的帐篷间搭建了起来,并按不同的里巷开始登记人口。为明天的劳动安排准备人手。太昊族人中,最后会留下来的劳动力不到一千人,大量的帐篷将来都是留给北方翟族人地。当然,剩下的太昊族人和他们既然迁到地家人一起,总量也在2000左右了,却还是不如大夏城过来的人多,而且大夏城居民是拖家带口,连牲畜都全部带过来了的,这才是移民的样子。太昊城的居民享福惯了,在新城建设告一段落之前,我还没打算让他们的家小也过来受苦。

  接下来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在我的直接监管下,劳动者们暴发了极大的劳动热情,篱笆墙在超过4000人的参与下,三天之内就告峻工。随后是大规模的土坯房建设,我敢说,这样的土坯房建设速度在太昊的发展史上将载入史册,虽然地基的沉降期肯定没有办法保证,但考虑到这不过是临时建筑,我也就对建筑质量没有过高的苛求了。

  地基平均只花四到五天,不仅在里面堆上碎石,还在上面用黄土夯紧,无论如何,相对于房子自身的强度而言,这怎么也不能算是豆腐渣工程了吧!

  墙体也不过两三天就完成,只有最后的屋顶让族人等得有些久,幸好现在没有到雨季,筑好的墙体不会被冲坏。但屋顶主要是受到木工的限制,能够生产木板的匠人实在不多,以至土鲁不得不在工地上举办了“临时木工培训班”,我最满意的是,大量从大夏城过来的“熟翟”族人积极地参加上各种技术培训,从木工到陶匠坊都有他们的身影。

  不知道木驼和长老们是如何做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但所有的翟族人都知道,现在这么努力地工作,是为了解救北方受灾的同族人,那些族人的牛羊已经因为缺少草料而快饿死了,只有这里,豫城外的东方,大片的草原还没有受到任何霜雪的侵害,而且在2月中旬,草根处就已经有了一丝丝绿意冒出来,这可比大夏城外有限的草坂好得多了!

  在大夏城已经居住惯了的翟族人深知建城的重要性,享受惯了城市所带来的方便,他们也不愿意像过去那样,在草原上东奔西跑,甚至学会了在放牧的同时也种上一片属于自己的庄稼。

  不过他们所不知道的是,在豫城里,这将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你可以放牧,但同时也必须种上属于自己的一片庄稼,所以翟族人在这里将同时兼具农民与牧民的身份!

  豫城的经济结构中,将体现“农牧并重”!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