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三章 初见少昊_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全面转向农业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前提是我们大元族没有介入的情况下。

  然后皋陶族坚决地用部分粟米换了一批陶器,这可是以前从来舍不得用来作祭礼送出去的啊!

  现在咱皋陶族也大发了,谁怕谁啊!

  偃师豪兴大发,这次的年度祭祖神,皋陶族要下血本了。

  为了不抢皋陶族的风头,我派遣的代表团——当然也包括我本人——总人数为150人,其中130名是护送的骑兵,只有20名“正式代表”。

  按我的打算,120名骑兵只是作为拉练用的,没想让他们进入少昊族人始祖神山所在的地盘,20名大元族人代表应该看起来人畜无害吧!

  希望不会让少昊族人产生不好的映象。

  皋陶族代表团有53人,包括偃师和偃豹,带上了大量粟米和陶器,其中装粟米的是大元最新出品的麻袋。

  木驼作为骑兵首领和大元代表队的“旗手”,护着墨龙旗,率77名骑兵们走在最前面,为代表团开道。有53名骑兵则一人马上多驼了一名皋陶族人代表,和骑马的大元族代表走在后面。开道的骑兵们马背上也不只是驼着人,有的驼着两袋米,有的驼着几件陶器,有的驼着两坛酒。

  但为了表示和平的诚意,我没有让任何骑兵带冲击用的长矛,连弓箭都用鹿皮袋藏得严严实实。

  看得出木驼对这个决定一点意见都没有,从后面的几个月看,他压根就不重视让骑兵冲击,只关注骑射。所以听到我的命令,一副欢呼雀跃的样子,随即悄悄将骑兵们的箭从30支增加到了80支,箭囊也从一个变成了两个。

  我只得由他,这小子随时都在想着干仗。

  但我知道,大元想要发展的更顺利些,近期内最好不要跟少昊族相处得太火爆。

  按偃师的经验,从皋陶出发到少昊,走路至少要20天左右,这也是我为什么要让大量骑兵随行的原因,我不想在路上耽误太多时间。

  按骑兵们的预计,没有带这么多人和物的话,三天半就足够了,但在负重大为增加的情况下,我们足足走了六天,才远远看见少昊族的始祖神山。

  偃师率族人在15里开外就下马跪地,先祭山。

  我则让骑兵们留在原地,除了我和木驼骑的马背了一些东西随行以外,其他的马都留给骑兵们。

  从现在开始,就是步行阶段了。

  偃豹举着神鸟旗走在最前面,身后跟着扛上祭礼的战士们。

  我亲自举上墨龙旗,带扛着礼物的大元族代表团走在后面。两匹马则由木驼牵着。

  接近到约5里地的时候,少昊族的卫兵们显然已经反应过来,向后面的大帐发出信号。

  我也首次得以看到少昊族的概貌。

  在一座近150米高的山脚下,有一个洞口高达10米以上的大山洞,远看上去深不可测。

  洞口外有24块大石排成两排,延伸到约500米远处,形成一个直达洞口的通道。每块石头上隐约可以看到有一些浅雕刻,但距离太远看不清。

  每一块石头都差不多大,目测了一下,大约每块得有十来吨重吧,当初移动时一定比较困难吧。

  洞外的草地上,散布着数个较大的帐篷区,按我的经验估算,大约有近2000族人,这个规模和我所见到的皋陶族、莒族相差并不太远,也让我对盛名之下的少昊族感觉到有一点失望。

  但神山洞口的石阵布置还是让我感到一种“大气”——我喜欢这种气势!

  大族就是大族,文明积淀的程度就是不一样。

  从接下来的少昊族迎接仪式就可以看出来了。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