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五章 - 海盐工业_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

  不用我交待,七八口锅都架了起来,所有地族人都忙开了。挑水的挑水,伐木的伐木。

  第二天,一半的骑兵被我带到稍高一点的坡地上,找了一块土质较松软的地方,开始平整出一方“盐田”。

  但这个实验却很快宣告失败。

  海水很快就渗干了,田里只剩下一层薄薄的水渍。

  我不甘心,叫来骑兵,骑马踩了一通,将田底踩实,再人工修平了一下。倒入海水后。我就蹲在盐田边,一直到看见水基本不渗了才放心。接下来是照葫芦画瓢,在稍低一点的位置也做了一块盐田。

  天色渐晚的时候,已经做出了“梯田”式的四块盐田。除了第一块田里放满了海水,大约有10厘米深,其他几块田都只放了不到一半的容量。

  初秋地太阳还比较火暴,两天过后,最高处的那块盐田里,海水的总量已经只剩下不到一半,而下面几块田已经基本上干了,土面上有一层明显的盐霜。

  我没让木恩他们去刮那层薄薄的盐霜,而是把最上一层已经澄去多数杂质,浓度大大提高的海水放入下一层的盐田,继续曝晒,最上一层地盐田里,又重新装入新的海水。

  再过两天,在最低层的那块盐田里,终于看到了“白花花”的盐,口感跟后世的还有很大的区别,不知道是不是后世的盐加了碘还是眼前的这个盐多了什么东西。但盐田里厚厚的一层盐已经可以直接装麻袋了。

  木恩看得乐开了花,这个盐不管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比以前的好多了,杂质比煮出来地更少,纯度更高,关键是在不费柴的情况下,产量大大提高了。

  但土土作为“非专业人士”,还是提出了一个问题:“下雨怎么办?”

  木恩瞪了他一眼:“下雨我会用煮的么?”

  看来大元的海盐工业要腾飞了。

  放下了这个心结,我才能全力的投入到太昊族的秋收中去。

  一路上走过去,没有时间到有穷了,但我还是从贸易城经过以后,抽时间去了一趟建设中的汉土城。

  元昊正忙得不可开交,他的汉土城规模并不大,正方形,边长就800米左右,但精致的程度却超越了我的想像:所有的墙,从城墙到里面的房子,都是采用的砖砌,城墙顶部厚度都达到了近2米,不包括箭垛都达到了3米多高。

  护城河也不是挖的土槽,而是砖石混砌的结构。

  城内到城外的排水通道也全部采用了预埋的陶管,从城墙脚下通入护城河。

  城内的主要通道全用较大的石块铺平,看得出来,每一块石头都经过精心选择,朝上的一面比较均匀而平整。

  就在这第浩大的基础建设同时,汉土城外还种了7000多亩粟!

  我看了看一身泥的元昊,他不好意思地用一双泥手挠了挠头。

  这小子,早就知道他不一样,谁知还是给了我一个这么大的惊喜!

  木驼在一边直嚷:“哥哥啊!咱俩换一换行不行?要不我把那贸易城交给你重修一遍行不?”

  元昊一阵嘿然,没发一言。

  说得难听一点,咬人的狗不叫——这小子的聪明在木驼、马齐这帮家伙之上。

  汉土城甚至为我将要建设的太昊城提供了一条“精品化”的新思路。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