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如晴空月如钩_大唐之我是独孤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法机关之术专研颇深,又喜好享受,对厨艺也颇下过一番的苦工,更经过军中的实践考验,在厨艺上还要胜过徐子陵一筹。

  到黄昏时分,熏鱼宣告面世,寇仲毫不客气的将徐子陵踢走,让他安抚他的高丽美人去。而自己则拖着精心炮制好的熏鱼悠然的上了楼船上层。

  楼船上层的雅室之中,独孤凤正悠然的坐在窗前读书。

  远处晚霞降落,山水朦胧,舱内华灯初上,红袖添香。独孤凤手掌一卷丹书,正在细细品味把玩。武功到了大宗师境界,早已经由有为法入无为法,想要更进一步,已经没有特定的功法可循。每位超越大宗师的绝代人物,都有着自己的道路。然而由武道进军天道之路,虽然无法可循,但是却有路可走,无论是道佛还是魔门百家,都有先贤在典籍之中留下了关于前方路径的记载。这些典籍虽然不能让后人拾阶而上,但是却也未后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有灯塔道标在前,有资格的探寻前路的武者自然能够在一片荆棘之中开辟出自己的道路。独孤凤的武功虽然出自自创,但是根源还是道家上乘心法,若想寻找更进一步的路径,还需要在道家典籍上下些功夫。

  天人之道,玄之又玄,非言语所能描述。故而道家典籍多用隐喻,除了保密的需要之外,更多的是为了更形象的描述天人合一的种种奥秘。独孤凤进阶大宗师以来,日日洗练心灵,心性与天渐近,与人渐远,已经上窥道天人合一的一丝奥秘,因此对于道家丹经更有了新的体悟。

  蹬蹬的脚步声,打断了舱室宁静。

  “师傅,您辛苦了,徒儿亲手熏制新上河的秋刀鱼,特地来孝敬您老人家了。”寇仲夸张的抱着一整笼熏刀鱼,献宝式的走了上来,还没进门,就炫耀着嚷嚷起来。

  独孤凤放下书卷,有些好笑的看着寇仲。这家伙还真会搞怪,熏刀鱼用盘子盛了送上来不就完了,这个搞怪的家伙却连蒸笼都一块搬了上来,还真是会逗趣。

  寇仲将蒸笼重重的放在房间中央的圆桌之上,挥手擦了一把并不存在的虚汗,喘息着笑道:“师傅,着新出炉的秋刀鱼,要刚出锅时才最好吃。”

  独孤凤看着那夸张的蒸笼,又好气又好笑的道:“倒是难为你一片孝心。”

  寇仲笑嘻嘻的道:“那是当然,徒儿对师傅您老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得了!”独孤凤挥手止住了他的毫无半点诚意的马屁,淡淡的道:“你的孝心师傅已经收到了。恩,你下去吧!”

  “嘿!”寇仲挠挠头,他是上来帮徐子陵求情的,话题还没有说开,自然不会就这么下去了。他脑筋一转,就笑嘻嘻的道:“师傅,弟子刚刚看了霸刀刀诀,还有几点疑问,想要向师傅请教。”

  独孤凤对寇仲上来的目的心知肚明,不过寇仲不主动提起,她也懒得说破。既然寇仲就武学方面提出疑问了,她身为师傅自然有传道解惑的职责,因此也不再赶他走,而是淡淡的道:“说来听听。”

  寇仲正要将融合霸道刀法中遇到的几个小问题提出来,却突然看见一片昏暗朦胧的江面之上前后突然驶来了六首战舰。这晚月色如钩,星空密布,江流反映星月辉光,仿如千万条颤动的银蛇,诡迷异常。

  寇仲透过窗户,功聚双目,见对方每艘船上的看台都分别站着十多人,亦在对他们指点着。当寇仲的目光落到敌船甲板处时,不由倒抽口凉气,原来每船少说也各有百名以上的箭手,还备有投石机。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