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卷第七章天地不仁_这个杀手太稳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修行之前,老子能告诉尔等的也就两句话。

  本门之学,生死之术!

  天地之道,歌以颂之。

  读完。

  嗯。

  张三和小时候一样,有些无语。

  毕竟显然第一页背面,写下那些话的人,才是大道天歌诀的真正作者。

  然而·····

  他显然不是个正常人!

  至少从言语上来看,他绝对是和正常人无缘的,而且字句之中,透出一股嚣张异常的气势,作为一个终极稳健的杀手,张三从小到大,都对‘嚣张’二字,避之不及。

  可最后两句的生死之术,天地之道,口气又真是大的可怕。

  或许只有那传说中的仙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吧。

  天地,生死,皆在一语之间。

  大道天歌诀之后的内容,才是正式的修练之法。

  第一篇为吐纳,第二篇为炼气,第三篇赋灵,第四篇···缺了一部分。

  天地有物,无形,无声,不死,不灭,运转万物之理,高时擎天,厚时立地,成就山海,繁衍生灵。

  此物无形,无名,吾且以‘道’之名,称之,

  道,无生死之说,却有其‘息’。

  道之息,即为‘灵’。

  人有视,听,嗅,味,触。

  此为五觉,人之所依,然因此五觉,人,难察天地大道之息,我辈修士,当先灭五觉,置身无视,无听,无嗅,无味,无触之境,由此激发人之第六觉,方能观大道之息。

  这是第一篇里的部分学说。

  其中的关键,就是明确表示了,人类的五种感官,虽然都是人类生存的依仗,但是要感受到道之息的存在,就必须要封闭五觉。

  说来,这第一篇,以常人的眼光来看,还是比较好懂的,然而大道天歌诀的难点,在于后两篇。

  炼气篇和赋灵篇,其中有大量的语句,都是张三从来没有在武学上见过的,但看着那些字句,张三心底常有一种‘我好像明白但不是完全明白’的诡异感觉。

  总之,张三就是以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练了这本仙术二十年。

  至于结果,张三练了那么多年,好处是一点也没见着,当然,同样也没有任何坏处。

  练了等于白练。

  因此自从那次在隔壁村暗杀老王失败之后,张三基本就没有再练过了,偶尔回想一下,甚至还觉得自己蠢的有些可爱。

  师公一家往上数十几代人,肯定个个都看过这本书,要真有什么奥妙,几百年下来,怎么也该有人看出来才对。

  可如果仙术是假的·····

  那天的事情又怎么解释?

  尤其是王小二所描述的那场‘死亡和重生’不断轮回的诡异现象,更是让张三想起了古书那个嚣张,并且思想明显不太正常的作者所写的话。

  本门之学,生死之术。

  生。

  死。

  不正好契合了那天王小二看见的吗。

  所以仙术是真的?

  可为什么二十年来,他完全感受不到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