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四章 守身如玉杨大使_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渗碳成钢,生铁脱碳成熟铁的技术早就很普遍。

  至于热处理就真得看工匠们自己的本事了。

  「大老爷,小的要是与旁人合伙做出来,您招人时候能一块吗?」

  老工匠问道。

  一个月二十贯啊!

  要知道这比做官都高,现在苏州这些地方,一石米都没一贯呢,这个工钱远超过县太爷。

  「行,但都得有手艺,不能是滥竽充数的,工钱也好说!」

  杨丰说道。

  这是要搞工序合作啊!

  「那做工在何处?」

  「你们就在京城,不过也可能在太平府,总之都是江南,至于以后愿不愿意去辽东,这个到时候你们自己再决定,愿意去的工钱翻倍。」

  杨丰说道。

  这些人暂时不需要去辽东。

  他的农业机械制造短时间内还得在南方,毕竟这个运输相对简单,又不是现代的大型设备。

  老工匠赶紧答应着走了。

  「你这工钱有些高了。」

  旁边张显宗说道。

  「你们对工匠价值的认识还不如人家蒙古人,蒙古人屠城时候都知道工匠不能杀,相反儒生随便杀,所以他们才是真正明白工匠价值的,我们那时候……」

  杨丰突然不说了。

  「怎么不说了?自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我就不信你们那时候工匠能治理天下,蒙古人又如何,虽说屠城不杀工匠,可工匠还不是得被管?那朝堂之上坐着,也没见有几个是工匠出身,倒是没用多久,连蒙古人也得考科举了,还是儒生坐朝堂管着工匠,那郭守敬是工匠?错,他不是工匠,他是儒生,且是大儒,儒学世家。

  儒学为主,杂学为辅。」

  张显宗笑得很开心地说道。

  「可对于我们这些后世的人来说,他的最大价值恰恰是杂学。」

  杨丰说道。

  「但他自己可不认为自己是靠杂学。

  他就认自己是儒学世家。」

  张显宗笑着说道。

  「下一批!」

  杨丰无言以对,赶紧转移话题。

  下一批是窑匠。

  「这里有一种东西的配方,制作步骤,和铁匠一样,你们拿回去给我烧制出来,然后我进行比较,最好的那个也是五百贯赏钱。之前那个老师傅说过,能不能带着合伙的,你们这个也不是一个人能完成,所以你们如果被雇佣,也可以带着合伙的,工钱根据各人作用定。

  不过你们受雇佣后,就得跟我去辽东了。

  所以你们的工钱翻倍。

  不是长期在辽东,你们在工部轮值时候就可以回来。」

  杨丰拿着一张写满字的纸说道。

  这是水泥。

  这个肯定要有的。

  因为他到松花江开荒,就必须得修渠道,大规模的农田灌既至少也得上石渠甚至渡槽。

  必要情况下还得修拦河坝。

  当然不是在松花江上修,但想实现自流灌既,要找那些完全合适的地方并不容易,所以最好就是找个支流修拦河坝,然后将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