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八章_原来是情满四合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民国十四年的时候,政府预算岁入只有四亿多元,一年支出则高达六亿多元,出入额差高达一亿多元。当时为弥补预算不足,BJ政府采取大量借债的办法。

  其借债方式繁多,有政府正式发行的公债,有短期的国库证券,有向各银行、银号举借的短期借款。

  不过由于政府缺乏财力,也无足够信誉,所以在国内发行公债时,BJ政府不得不将本可用作政府各项财政支出的停、缓赔付庚款用做担保基金。”

  舒锦熙也是随口一问,但没想到王文武竟然如此清楚。看来BJ政府欠钱,实在是太过火了,要不然以王文武的性格,怎么会如此了解!

  舒锦熙说道:“你在农商部时候的月奉,都领了没?”

  王文武立马不爽了,走的时候说的好好的。可结果到头来,就补发两个月的月奉,还差着半年的月奉。

  “还差着半年的月奉,要不是我人还在BJ。每个月都去一下,要不然根本就不会补发。来之前又发了一个多月的!”

  举借债务面临严重问题,外债多以海关和常关税作为担保,外债越多,中国的关税主权丧失就越严重,收回就越困难;而内债靠关余和缓付庚款作为担保,也容易给外国人干预中国经济提供方便,形成外国人不断通过关税来强化控制中国财政的恶性循环。

  其实更加严重的问题在于,所借内、外债大多不能用于经济建设,而是被用作军费。在所借外债的使用上,军政费占六成铁路用费占三层半,其余的用于工业。当时的舆论批评政府“恃债为生”,实则连债也无可依恃。

  民国十六年的时候BJ政府拟发行两千万元“八厘公债”,以解燃眉之急,但进行之时,却因担保、利息、折扣等问题,屡触种种暗礁,遭到内外反对。最后通过强摊各银行勉强发行的一千五百万元公债,政府可用作政费的只有六百二十万元,而这笔款项尚不够还清政府的新旧欠款。

  去年底,财政部已穷到连“一百元之款亦不能开出”的艰难地步。

  南京政府为将北伐期间外国势力的阻阻碍减小到最少,就需要接收自袁大帅以来,所有BJ政府所借的内、外债。

  王文武在财政的朋友说过,他自己私底下有统计过。自袁大帅始,十五年间,BJ政府总共发行了二十七种内债,预计总额达近九亿元。

  而政府所欠外债也已高达二十二亿元,这些外债多数是向日本借贷,其次是向英国借贷,再其次是向美国借贷,其中一部分有担保,一部分没有担保。

  但你不要想着没有担保就可以把账给赖掉,欧战的时候,俄罗斯可没少欠钱。要不是新生政府说全部都不打算还了,也不会有后来的多国干涉了。

  俄罗斯可以干翻多国联军,中国各个大帅能不拖后腿就是好的。所以变成债务偿还的优先顺序是。先还国外的,再还国内的。最后剩下的钱才是用来发工资的。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