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四章 分裂的痕迹_我在现代留过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读到了文正公昔年的《岳阳楼记》,当殿与我等臣子解义言语之中对文正公可谓推崇备至!”

  范纯仁听得,眼睛都泛起了泪光,他是个大孝子,当年范仲淹年迈,他中了进士就回乡守着范仲淹,服侍范仲淹终老,又守孝三年才出仕为官。

  如今,少主幼冲,却已挂念他的父亲,推崇文章。

  这对范纯仁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毕竟,对大宋士大夫们来说孜孜于科举之途,除了得官入仕,施展自身抱负外,最大的动力就在于——进父祖之名于天子御前!

  哪怕是范纯仁之父范仲淹,乃是国家元老,前朝重臣。

  可少主挂念,推崇乃父,依旧是莫大荣誉。

  这个荣誉,对范纯仁来说,远比他自己进用,得到赏识,更能让他激动。

  当即就对着皇城大内拜了一拜:“先臣有幸,文章得入圣心,幸甚!幸甚!”

  司马光颔首微笑。

  范纯仁入京了,他的后顾之忧,也已经解除了大半!

  有范纯仁辅佐,都堂上的那些阴暗手段,就不足为惧!

  因为范纯仁,不仅仅家学渊源,自幼就跟着范仲淹履任各地,熟知上下情弊。

  这些年奔走天下,在政务和国家法度、典故上,更当已了然于胸。

  于是,等着下人们,将酒菜备好,便拉着范纯仁一边饮酒,一边谈起了他如今面对的局面。

  尤其是都堂上,刻意的文书刁难。

  范纯仁一听,当即表示:“相公勿忧,且将那些文书交于某……”

  “今日便可解相公之忧!”

  这种地方上的胥吏,用来刁难那些刚刚上任的官的手段,在范纯仁眼中,随手可破。

  因为一切文书,都自有规律,都自有手法。

  只要找到这个规律,就可以如庖丁解牛一样,轻松的从浩浩文海之中,找到最重要的那几条。

  其他的……

  都是用来污染耳目,占据精力的垃圾!

  司马光闻之大喜:“老夫就知道,尧夫只要入京,宵小束手可擒矣!”

  范纯仁见着,却忽然想起了一个事情。

  “司马相公,缘何局促至此?”

  “汴京元老们,怎无人相助?”

  “尤其是文太师……”范纯仁想着:“这等小事,太师门下随便遣一门生,就可破解……”

  这不大合理。

  不过,范纯仁并没有太过深入的去想。

  反正,他明日也要去拜访这些元老大臣。

  尤其是文彦博,必须登门拜访!

  这可是他家的世交!

  ……

  福宁殿中,夜幕已经降临。

  赵煦陪着向太后,吃着晚膳。

  因为冯景管着御厨,所以赵煦直接通过冯景,遥控御厨的菜式。

  所以,福宁殿的菜肴,数量大大减少,但质量大大提高。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