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3章 郭林宗_宋渊欢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3章郭林宗

  郭林宗留下傅渊之和阿弟长谈。

  他并没有问有关四书五经之类,反而问的都是有关游学路上的趣闻,沿途所见风景。

  阿弟心想,这可难不倒他们。

  这一路满城、南城,越城、建安郡等等城池,他吃的、玩儿的、用的,特产之类,连同当时的物价全都记了下来,他用着阿姐教的表格,通通都列了出来,方便快捷且一目了然。

  说着说着他们就聊到了盐价。

  阿弟问道,“子恪有一疑问,还请先生解惑。”

  阿弟见郭林宗点头后,这才又开始说道,“丹阳郡不是有盐场吗?为什么丹阳郡的盐价也上涨了?已经到六十文一斤了。”

  因为有时间差,也不知道宜城和越城的盐价有没有上涨,反正他们到达丹阳郡的时候,盐价已经是六十文一斤了。

  郭林宗说道,“盐场的正盐掌握在朝廷手中,只有商贾拿了盐引到场支盐,盐才能出来。”

  “如今辽东战事吃紧,南粮北调,商贾虽然得到消息运粮去边关,但其得花费很长一段时间,而到了那边能不能马上从官员手中拿到盐引还未可知,即便能正常拿到盐引,从边关来到丹阳郡的路程也有一段时日,中途花费的时间,不仅会导致粮价上涨,盐价也会。”

  所以当地的盐价跟有没有盐场没关系,而是得看盐引。

  简单来说就是朝廷作为批发商,盐商作为经销商,盐商在没有获取盐引这个食盐运销许可凭证时,盐就不能在市场上流通,百姓也就没有盐吃了。

  这时阿弟又有疑惑,“朝廷为什么不能直接卖盐呢?”

  郭林宗哈哈一笑,说道,“这个问题问得好。”

  “国家可以制盐,但却不能直接卖盐。如果直接卖盐的话,这其中不但不会给国家增加收入,反倒会给国家增加负担。至于为何会如此,你以后就会知道。”郭林宗并未把话说得太明白。

  阿弟顾自思索。

  郭林宗又把话题转回,“话说回来,有了商囤后,这速度上会快很多,时间也会缩短一些。”郭林宗说道。

  阿弟打断思索,问道,“商囤?商囤是什么?”

  郭林宗说道,“盐商们因为长途运输粮食的耗费巨大,会在各边雇佣劳动力开垦田地,生产粮食,就地入仓换取盐引,便于更多地获利,因这种形式的屯田是由商人经营的,故又称商屯。”

  “商屯东到辽东,北到宣大,西到凉州,南到交趾,各处都有,其兴盛对边防军粮储备和开发边关地区起了一定程度的作用。”

  其实根据朝廷的需要,除了用粮米换取盐引之外,有时也可以用布绢、银钱、马匹等换取,但多数以粮换取为主。

  所以说到底还是那句话,朝廷需要什么就开中什么。

  傅渊之说道,“说到粮食,我们在越城长留村发现了一种不输于番薯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