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7章 总有一套架构适合大汉_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利益合作,缺乏了情感的沉淀。

  而按照君主时代的权力分布来看,李衡已经是严重的尾大不掉。

  益州知道,李衡也知道。

  大家心照不宣。

  之所以还没有正式发文调李衡回京师,也许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曹魏还没有灭。

  外部矛盾依然是最主要的矛盾。

  “一是将调兵权收归朝廷;二是兵将分离,折冲校尉与领兵打仗的主将隶属不同司署。战时临时委派将领。”

  这其实将军权一分为三。

  调兵权、练兵权和统兵权分开。

  这是大唐时期典型的府兵制下的军政结构。

  它既保证了朝廷能掌控军队,同时也限制了将领对军队的影响。

  “那边疆常驻将领呢?”

  “边疆常驻将领采取轮值。”

  “轮值?”

  “五年一换,换人由大将军府提报名单,宪司审批。”

  这个答案,刘禅总算是满意的。

  如果由宪司审批,那大将军府对军队人事任免受到制衡,历任大将军就无法肆无忌惮随意安插自己的亲信。

  宪司这个体系,就不仅能监督丞相府的行政颁布,也能监督军队。

  当然,宪司有监察权而无执行权。

  “若正在战时该如何?”

  “战时若将领任期到,大将军府提前提报。”

  “宪司审批?”

  “是的。”

  “那朕这个皇帝岂不是无所事事了?”

  “陛下垂拱而治,何须亲力亲为。”

  刘禅想了想,这也是个选择。

  按照李衡的那套权力理论,将权力分割到各个部门,责任也就分担到了各个部门。

  最后出问题,那绝对不是皇帝的问题了。

  “大将军的想法,朕都知道了。”

  李衡道:“臣愚见。”

  “不,大将军说得都对。”刘禅负手而立,抬头看着远处的朝霞。

  他的脸上难得出现一丝寂落。

  “汉室衰微之后,诸侯纷乱而起,天下苦战争久矣。”刘禅道,“皇帝若为所欲为,即便天下统一,百姓也苦不堪言。诸侯若能轻易操起倒戈,则战乱不止。”

  “大将军将我这个皇帝、朝臣,以及地方权贵都限制住了,层层设限,极大的遏制住了动乱的来源。”

  李衡内心震惊,他没想到刘禅居然能说出这番话来。

  也许是刘禅自己想到的,也许是诸葛亮提前跟他说了。

  但无论是不是诸葛亮为他分析过,他能坦然的接受,就说明他的确算得上一个开明的人了。

  或者说,算得上一个权力私欲不重的人。

  其实对付二代的守成之君来说,最担心的不是他的才华,而是他的雄心。

  雄心和才能是否匹配,千古以来都是大难题。

  才能哪怕有,在雄心勃勃的情况下,把大好局面搞砸的也比比皆是。

  因为事物的发展,它是不随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不是主导者。

  即便是皇帝,也无法言出法随地让每一个人吃饱饭。

  他只能集结大臣,根据实际情况商定最恰当的国策来推尽量让一些人家里有一口余粮。

  从文景之治到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三个时代,四位皇帝,其实都推行的是黄老治国的小政府。

  尤其是李世民,三令五申限制官僚对地方的干涉,尽量不让官员与民争利。

  李世民到李隆基这百年,大唐连盐这一块巨大的利润,都直接给到民间。

  直到后来唐肃宗李亨时期,第五琦推行榷盐法,大唐才开始垄断盐。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