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章 迎娶_我见观音多妩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身送他出了寝房房门,将那只暖和的袖炉,重又塞入他的手中,“去吧,睡个好觉。”

  少年点了点头,在近侍提灯在前的光照中,转身重又踏入了寂寒纷飞的夜雪中,他离去的身影渐渐远逝,所相问的话语,却如漫天纷飞的细雪,一重又一重地覆落在萧观音的心底,同白日里父亲沉重叹息的那一句,“如若不从,将是萧家之祸……”

  ……“阿姐……想和那个人成亲吗?”……

  朔风忽起的扬雪扑面而来,挟寒打断了沉浮不定的心绪,萧观音因冷微凛的同时,为风侵寒的衣袖被人轻牵了牵,是阿措,她安静而关心地望着她,以眸光“言语”,请她不要立在门边受寒,早些上榻歇息。

  呼啸的风雪重又被关在房门之外,萧观音沉默地往榻边走了数步,在垂幔处停下脚步,看向阿措道:“若我不在家中了,你留在府里,或者回家吧,这几年还算太平,道路来往相对便利,我让阿兄派人护送你回去看看,也许你提过的南边老家,还有亲人在世呢,能和家人在一起,总是好的。”

  阿措却轻轻地牵握住她的指尖,意思是她去哪儿,她就跟去哪里。

  萧观音淡淡笑道:“可我也不知,那里是什么样的地方呀。”

  阿措还是摇头不走,竖起食指,在她手心一笔一划地写下两个字——“不怕”,又朝她做了个安睡的动作,一双乌黑澄定的眸子,就似当年初见她时,明明刚从山贼的毒手中逃脱,惨白的面容上溅满了鲜血,眸光却异常冷静安定,似对这世间万事,都没有多少畏惧。

  萧观音轻握了握她的手道:“好,睡吧。”

  留在外间的灯火,随着阿措轻微近无的脚步声,一分分地熄灭了,偌大的青莲居中,只她帐外的一盏银红小纱灯,犹在暗夜中,荧珑着淡微的光晕,卧在榻上的萧观音,迟迟难生睡意,而帐外的烛火,因灯芯长久燃烧,簇簇跳动起来,恰似她惊知婚事以来的心,摇来曳去,无法安定。

  暗寂长夜不知过去多久,萧观音终是坐起身来,探身出帐,欲剪灯花,挑亮明灯,然待持剪在手,揭了灯罩,她静望着那一簇摇曳不定的光亮许久,却是以剪刃慢慢压平了烛火,最后一丝光亮在化作轻烟的轻滋声中归于暗寂,这大雪纷飞的深夜,终是彻底地陷入了黑暗之中。

  大业十四年的第一场飞雪,覆得神都银装素裹、宛如冰城,在三四日后,才随着渐暖的晴光,慢慢化开,满城的融雪滴水声中,一日柔过一日的春风,拂入神都城的大街小巷,挟着有关二公子婚事的种种讯息,落在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聊里,从世家贵族,到平民百姓,几乎人人关注着这桩特殊的婚事,充作平日无事消遣时的闲侃笑谈。

  虽然婚事已是板上钉钉,但娶嫁的六礼依然得做足,从纳采到问名,从纳吉到纳征,雍王府动作极快,不过一月,即将婚期定在了大吉的二月十六,中间所谓“请期”,备礼请待嫁新妇娘家同意,也只是在礼节上通知萧家一声罢了。

  “请期”既完,婚期已定,最后一礼,便是新郎“亲迎”,待到二月十六,时近黄昏,通往安善坊萧宅的道路两侧,挤满了等看热闹的神都城民众,人人翘首以待,等看这桩特殊的婚事,等看那位痴傻的宇文二公子,如何迎娶他“容徳甚美”的萧姓新娘。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