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41章 财政支出_渡劫失败的我只能回大明当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最标准的政治正确,于情于理、于公于私都没有任何问题。

  然而朱瞻埈此时却出言反对道:“读书人大多不事劳作,依靠家族、朝廷供养,考中秀才就可以免交赋税、不用应差服役,这样的人越多,朝廷的负担就越重!

  而且他们绝大多数都想着的是考中科举做官,一次不中来年再考,往往蹉跎十数载岁月也不肯放弃。

  更不用说还有什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类的说法,一个个的只想着自己金榜题名之后如何如何,却从未想过自己没考上之前要做什么。

  这种人大多严重依赖父母、家族的供养,甚至成为了一个家庭的拖累。

  虽然兴办教育、广播教化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任何事情都是要有个度的!百姓一股脑的都去经商不行,一股脑的都是去读书也不行!还是要有人种地、纺织和戍边的。”

  兴办教育这在任何时代都是对的,大力培养读书人也确实有助于国家和地方民生的发展。

  甚至于在过去的历朝历代,当地读书人考上科举数量的多寡,也是评价一个官员是否合格,以及升迁的重要标准。

  但凡事都是有个限度的,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封建时代普及义务教育?只能说国家养不起这么多的读书人。

  甚至别说是普及义务教育,即便只是一个扫盲,对于封建社会来说都是一项遥不可及的工作。

  原因也很简单,生产力太低了,养不起。

  在封建时代学习文化除了最基本的书本、笔墨和师资的开支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支出就是时间成本。

  封建时代形容读书人往往用一个词叫“十年寒窗”,虽然他们学的是儒家经典,课本也就只有四书五经,但想要学出个名堂,学有所成能够参加朝廷的科举,十年时间都还是往短了说的。

  那些家境好的,大约五六岁能够开蒙,读到十几岁已经能够参加童子试的,便已经是非常不得了的少年英才。

  一般情况下可能要到八九岁才有机会读书,因为大明律法规定的是“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皆入社学”。

  如果是顶格的十五岁开始读书,等学有所成,不说高中进士,仅仅只是中个秀才也差不多快三十岁了。

  以古人的寿命来说,这基本上算是蹉跎了半生了。

  所以即便在朱元璋时代,曾经下令府、州、县每五十家要设社学一所,用于招收八到十五岁的民间儿童入学,明朝的教育普及率也不是一个很高的数字。

  民间一个村子可能就一两个人识文断字是很正常的现象。

  当然,明朝兴办教育是历代最多的,明朝中后期的时候识文断字的人大大增加,教育普及度也远超历代,不过这就是后话了。

  就眼下的情况来说,朱瞻埈那一句“养不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