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章 大话内阁制度!_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章大话内阁制度!

  陈寒听了这话之后,略微的思考了一下,接着敲着手背说道,“也不能这么说,当时的内阁的出现,其实也是因为朱元璋废除丞相之后,不得已才形成。”

  凌汉急忙问道:“这话咋说?”

  陈寒解释:“永乐大帝朱棣在登基之后,由于自己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坐上的皇位。

  所以他迫切需要用自己真才实干,让天下所有人都闭上嘴,所以屡次的御驾亲征。

  由于他御驾亲征,朝内之事无法独揽,在这种情况之下,他成立了内阁,辅助自己处理政务。

  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内阁类似丞相。

  丞相有三大权力——议政、决策、执行。

  不过朱棣很聪明,他把丞相应该有的决策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把议政权给了内阁。

  执行权分给了六部。

  在名义上面就把丞相的权利一分为三。

  最重要的决策权在他自己的手上,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

  说实话,在这个时期内阁还是能起到相当大作用。

  内阁成立之初,朱棣所选取的人物,多数是有地方行政经验的。

  第一任内阁当中,比如解缙、胡广、杨荣等都是明朝初期的名臣,他们也都相应地做出了成就。”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元璋和朱标已经能够顺着这个逻辑往下考虑到很多东西。

  朱标轻轻地拍了拍凌汉的肩膀,指了指外边。

  凌汉会意,“小陈老师你先等一下,有个村民来找俺,俺出去一下。”

  陈寒笑道:“村长,去吧,处理事情要紧。”

  凌汉他们三个出去了,来到了农事殿外边。

  朱标对朱元璋说道,“父皇,儿臣听着内阁的组建,似乎还不错,能够将决策权拿在手上,议政权交由内阁,执行权又放在了六部,其实就是将之前的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分散的更厉害,不过这明显就有漏洞。”

  朱元璋也是说道,“漏洞最大无外乎皇帝本人。”

  朱元璋一针见血,“皇帝本人虽然能将决策权抓在手上,但得有能力做出决策,才能有效发挥内阁作用。

  若不然,内阁成立之后,那些个文人士大夫,是会无限将内阁权力扩大的。”

  朱元璋这话说的是对的。

  内阁后边之所以慢慢的权力那么大,甚至皇帝必须得要依靠那些太监来牵制内阁,就是因为那些文官是不可能将内阁的权利仅仅只停留在秘书层次的。

  他们一旦抓住了一点点机会,就会迅速的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这就是最大的弊端所在。

  朱标点头:“的确如此,那咱们再去听一听他将那内阁之后,会发生的什么事听完再做决定。”

  朱元璋点头。

  于是三人又一次返回。

  凌汉回了房间之后笑道:“处理完咧,处理完咧,咱们继续说。

  小陈老师,按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