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8章 不能说出口的原因_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于内蒙尚由于荒漠化问题尚未得到真正重视,故而没有进行有计划地大规模大豆种植,因此东北三省才是华夏大豆种植的龙头老大,其中黑龙省的大豆产量更是接近全国的一半。

  至于杨铸为什么没有直接杀向黑龙省,而是跑辽省这边来敲边鼓……除去许多额外因素之外,最主要的就是以杨铸现在的平台消化能力,根本无法在黑龙省那边占据主动;要知道,那里可是华夏粮食集团的核心营地呢,而且人家跟郭氏集团合作的南海油业现在依旧处于蜜月期,自己何必跑那里去不讨喜?

  而以杨铸拿到的数据来看,由于从90年代开始,大豆和玉米的比价越来越不合理,辽省的大豆种植面积从巅峰时期(1956年)的平方公里降到了去年(1999年)的平方公里,产量更是只有万吨;

  这个数字,如果按照60%的取量拿去榨油,以自己的工友之家项目现有的网点数量和最低销售能力,刚好可以消化完毕,再多就不敢保证了。

  至于说如果销售的好,产能尚有缺口……那不正好趁了杨铸的心意,把这事的影响力向吉省和黑龙省扩散嘛!

  而且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辽省的大豆种植面积虽然是东北三省里最少的,但是由于其有着大连港这个便利,其大豆加工企业却是三个省里最多的,这就更加符合杨铸的心意了。

  嗯……

  如果上辈子的轨迹没有出错的话,今年,也就是2000年的12月,华夏就要正式加入WTO了,

  接下来,就要发生一系列对华夏影响极为重大的事件了……

  2001年华夏对外开放大豆市场,外资企业不断涌入国内;顺带着把各种无法自育的转基因种子带入了国内,并且一度把华夏大部分的本土品种挤得消失在市面上——大豆也是如此。

  要知道,种子可是农业的“芯片”啊!

  而到了2003年,国内大豆产量不足1000万吨,进口量也只有2500万吨,但是压榨产能已经高达7000万吨,大豆压榨行业有一半产能被闲置。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游资开始炒作华夏粮油企业的需求,不断推高大豆期货价格。

  2004年,有传闻称因为气候原因,漂亮国大豆将大幅度减产,华夏粮油企业开始高价在期货市场买入,大豆价格暴涨至翻倍。

  由于期货价格的影响,国内豆农也纷纷扩大了种植面积。

  然而漂亮国农业部突然宣布,当年大豆非但不会减产,甚至还会丰收。前期低价建仓的游资开始抛售手中的大豆,大豆价格一落千丈。

  消息传来,国内粮油企业面临巨额亏损甚至破产危机,国内的豆农也因为大豆价格暴跌而血本无归。

  ABCD四大粮商此时趁虚而入,配合当年华夏的招商引资政策,纷纷控股或参股华夏的主要榨油企业。到2008年,华夏90多家主要国内榨油企业中,64家已变成外资独资或合资,控制了华夏85%的实际加工总量。当年,华夏对进口大豆的依赖度也突破了70%,即便是国家后来越来越重视这一方面的问题,但大豆,成为了华夏粮食安全战略里那颗最醒目的地雷。

  而那些外资之所以能顺利地控股这么多榨油企业,极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企业的主营业务多为TOB,自身没有足够的TOC销售能力;

  而自己力所能及地把部分榨油企业的产能转化为工友之家的自有品牌,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8年后的那一刀带来的疼痛。

  而且,说不得布局顺利的话,几年后可以狠狠背刺某些企业一下。

  这……才是杨铸花费那么大精力搞这个项目的真正原因!

  呵呵,一般来说,只要资产超过8位数,那么这个人基本上追求的便不是物质生活了,而是社会存在感;

  杨铸两世为人,不管哪一辈子都不是单纯地为钱活着,上天眷顾,给了他一次重生的机会,如果不搞点什么动作,那岂不是很不给老天爷面子?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