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99章 有坑,但与我们干系不大_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果你对GS集团的历史有所了解,就应该知道,他们的业务布局往往是以10年、20年、甚至50年为单位计算的吧?”

  这两天看了不少案宗的吕思思想了想,回忆起现在已是一片狼藉的日韩、东南亚和南美,以及已经开始入觳的欧盟,表情严肃地点了点头。

  杨铸轻轻抖了抖烟灰:“大约在十多年前,GS集团在看到咱们国家改革开放之后,GDP连续多年以10%以上的速度飞快增长,便觉得拥有着12亿人口的华夏,虽然在短时间内并不是一个理想的介入市场,但是潜力无限;”

  “等到1989年咱们国家决定逐步放开金融市场,开始进行股市试运行后,觉得业务切入点就在眼前的GS集团,把华夏定位为【高潜力新兴市场】的GS集团,便积极与咱们国家接触,意图通过建立先入者优势,吃上第一口肥肉。”

  “在这样的背景下,GS集团亚洲分部于1994年在咱们国家的魔都和帝都设立了代表处,并出资3500万美元,购买了平庵保险公司%的股份,作为进军华夏的敲门砖;”

  “要知道,那可是1994年,3500万美元可是老大一鼻子钱了——敲开了门后,GS集团才得以有机会,逐渐在华夏境内开始尝试开展大量各类业务,提供广泛的金融服务。”

  “虽然随后的1995年,GS集团因为对龙行的合资模式方案有异议,最终把【华夏国际金融公司】(简称华金)合资商的身份拱手让给了摩根士丹利,错失大举打入华夏市场的机会;”

  “但是由于GS集团在华金筹备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出任华金副总裁的房丰雷还是念着GS集团这份情谊的——故而对GS集团业务能力非常认可的他,日后很是为其介绍了不少的大客户。”

  “而在华金事件中失败的GS集团并没有放弃华夏市场,而是采取了润物细无声的潜伏战略;”

  “你也知道,过去的20年,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华夏遍地是机会,潜伏状态下的GS集团很快就迎来了转折契机——1998年的【粤海重组案】,你总归听说过吧?”

  吕思思点了点头,粤海重组案很有名,她自然知道。

  ……………………

  粤省在香江的窗口公司叫做“粤海企业”(“窗口公司“是指内地各省在港澳台开设的企业,你把它当成省直投、直属的国有企业就行了。)

  1998年1月,粤海企业在香江举办了债权人会议。

  结果发现,由于主业不清、管理混乱等问题,粤海企业的债务规模竟然已经达到了亿美元,严重资不抵债;

  要知道,在98年,这笔200亿人民币出头的债务,堪称天文数字;就算粤省当时是华夏第一经济强省,但一时间,也没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