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正式沟通前的交锋_黑科技之带人类升级文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据统计,地球一共有7000多种语言,其中有1400多种语言,是还没被承认的独立语言,或正濒临灭绝的。

  这只是一个星球内的语种,那么外星人的语言呢?

  它们的语言一定是我们已知的语言,或语系的一种吗?

  在以前,这是一个薛定谔问题,

  而今天,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答案:我们不一样!

  而面对不同语言的时候,那我们就需要进行翻译了。

  那么,世界上,谁第一个将英语翻译中文的呢?

  他又是怎么互通翻译两种语言的呢?

  首先,公认的猜测,第一个把英语翻译成中文的,最大可能性是阿拉伯商人。

  这些商人频繁来往亚洲和欧洲之间,随着日渐频繁的沟通交流,逐渐将两种语言所掌握了。

  而他们掌握不同语言,第一步,猜测是从最简单的单词开始。

  逐渐进阶到句子,掌握语言的语音,语法,最后扩展到整个语言表达。

  而词汇,人们猜测最开始的词汇,是利用一个大家都认识的物体开始的。

  比如说,苹果。

  中文是pingguo,而英文是apple,那么pingguo=apple。

  就这样,语言不同的人,通过一个共同认知的物体,确定双方语言对应的单词。

  然后加上肢体,语气等,最后,让不同的语言所表达的内容达到一致。

  这就是翻译。

  但是,周科长已经把启蒙卡片展示了个遍,那“精灵”一个词都没吐出来。

  那么只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外星人没见过这些玩意,不认识。

  毕竟星球内的环境不同,导致星球内的生态环境不同,从而有了认知以外的物种,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至于科技品。

  不同起点的科技,导致不同的发展,这也是很正常的。

  毕竟,不可能要求所有文明都和地球一样,永远和烧水过不去吧……

  因此,不认识对方星球内的物品或科技产物,这不是一件显而易见的事吗?

  第二个可能:外星人故意加深沟通难度。

  为什么故意加深沟通难度?

  天知道……

  为什么说故意?

  很简单的理由:一个能进行深宇探索或开扩的文明,会不知道文明之间有可能语言?

  既然知道有可能不一致,难道它们就没想好过如何快速了解对方的语言,然后进行沟通?

  难道真的是,文明与文明见面,先来一发再说?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大不了同归于尽?

  这样的文明,能存活到给郭逸他们发现,那也是够强悍的了……

  所以,能进行深宇航行的文明,必定有一种技术,能短时间内翻译成对方语言,与其沟通!

  只有这样,它们的文明在开扩的时候,才不会惹到更高级的文明,导致自己的文明消亡。

  那么,宇宙中共同认知的是什么?

  星球,黑洞,恒星,流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