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57章 第一次景气循环_重生之北国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冰城,《永兴科技》总经理办公室。

  “李总,不好了,方片市场崩盘了。”

  年轻的秘书,跑来跟老板汇报情况。

  方片,指的就是LED芯片切割后的一种形态。下游的公司,拿着这个方片,就可以进行封装工序了。

  “现在价格降到了多少?”

  一名三十多岁的中年人,把脸转了过来。

  这位李总,就是原冰城日报的李记者。去年几个记者,一合计,干脆合资下海,就成立了这么个《永兴科技》公司。

  公司起这个名字,主要是想沾沾名人的光。你还别说。这个名字还真唬住不少人,公司刚一成立,不用打广告,很多人就都知道了。

  当然,不少人也都知道,此永兴与彼永兴,不是一回事。但知道是知道,大家的心理都没有底不是?万一人家有点关系咋办?

  而且在《永兴科技》的会议室及总经理办公室的墙上,贴着好几幅李总和那位的握手照片,谁知道是怎么回事?

  李总原来做记者的时候,相识那位天才于微末之际。他那篇《科技界的基督山伯爵》,到今天,还被不少街边小报,当做奇谈趣事,时不时拿来转载一下。

  两个人之间要是真没有关系,也不太可能吧。

  《永兴科技》就这样,顺风顺水地发展了起来。

  其设备购买,产线安装,生产调试,一路绿灯。他们的外延片以及芯片方片也是第一波推向了市场,正好赶上市场行情好,挣了一笔大钱。

  ————————

  国人别的长处没有,从众,跟风,算是一大特长。

  《永兴科技》崛起之后,一部分聪明人,跟风扎进了LED产业。另一部分,则成立了一大堆带《永兴》名字的公司。

  其中有一家做的很是成功,其主打产品,《永兴包子》居然慢慢发展成为了区域性的快餐连锁集团。

  但当时间转到了1992年,随着各家LED产能的不断释放,LED的价格开始走低。

  随着终端LED价格的走低,自然的,传导到芯片以及外延片市场,也就一路走低,现在终于走到了一个关键节点上,公司的产品价格,低过生产成本。

  第一次的LED景气循环,走到了下降区。

  面对这种情况,所有人都傻了眼。

  刚刚跳入市场大海拼搏的各路资本,面对第一次行业内经济危机,手足无措。

  ————————

  《永兴科技》会议室。

  这次的特殊股东大会,所有股东都到齐了。大家要一起讨论,要怎么办。是减产,停产,还是谁能找到门子,把货卖出去。

  虽然市场形势严峻,在座的各位倒不怎么沮丧,因为大家早就把本钱拿回来了。

  这个本钱,不仅仅指的是个人投入的资金,连从银行借来的贷款,也都还清了。就是立刻散伙,不干了,哪怕卖设备,这些人都已经赚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