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31章 林液晶_重生之北国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春城

  《全彩科技》在冰城不断向上攀登高峰的时候,《林液晶》也开始了自己的征程。

  位于红旗街的迁移产线,在春节后也顺利量产。

  派往春城开辟新业务的管理层,核心人员是周强,严亮,叶静三人。

  本来三个人是以先头部队的身份出现,但是随着林液晶与全彩科技的脱钩,导致这三个人成了林液晶的实际领导人。

  随着时间的流逝,三个人又慢慢有了分工。

  周强这半年的主要工作,已经从林液晶上转移了出去,因为他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半导体设备。

  他这段时间,一直在忙于与林大半导体系合作,成立一个新的子公司,专门负责CMP相关设备和技术的研发。

  CMP技术虽然出现很早,但正式被半导体界所认识和承认,只是92年中的事情。所以《光电设备》进军到这个领域,并不算晚。

  另外,随着光电系能掌握和控制的设备种类越多,将来的腾挪空间也就越大。

  例如,外界询问你们为什么会生产出微米的芯片,这是因为我们自用的光刻机,就是微米的啊!

  如果采用外购设备,就没有这个便利条件了。这也是光电需要掌控光刻机,以及CMP,PECVD等核心设备的主要原因。

  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光电系不断的成功,光电旗下各设备厂的人员,心态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LED以及LCD的不断成功,不仅仅带给众人以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自信。尤其在LCD设备领域,光电设备差不多是以一骑绝尘的姿态,冲在了世界科技的前沿。

  这个自信心又开始反过来,对正在进行的晶圆相关设备起到了良性作用。

  随着这两年国际禁运的缓解,购买高精尖的机械加工,高性能工作站,都比以前方便了许多。

  再加上被LCD设备订单所滋养,各设备厂家都不怎么缺钱了,几家设备公司的加工能力,设计能力,这半年多,都有了本质变化。

  众人甚至觉得,即使不上CMP技术,93年的这条晶圆线,直接实现微米,都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毕竟主要设备的技术指标,都达到了预期。

  ————————

  叶静的精力,逐渐的转向了晶圆厂的建设工作上去了。

  在晶圆项目里,她更多的是以一个监工的身份出现。这些天,通过家庭关系的合纵连横,一个像模像样的晶圆厂建设指挥部成立了。

  这个指挥部,集合了林大和春城其他科研机构的部分力量。

  这个新生的晶圆厂,牵动了春城的方方面面。

  所以,真正投入精力在林液晶的,只剩下严亮了。

  林无线电本身的体质就不错,原来就是生产CRT电视机的专业厂,效益也都不错,这些工人在冰城派来的核心员工指导下,迅速上手。

  这条产线,在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