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七章 冒死进谏_回到大明做藩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的藩王或者是封疆大吏们都学他,那他朱元璋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大明朝是不是就分崩离析了?

  这样以来,还谈什么长治久安?还谈什么朱家人永远的富贵?

  朱桂其实心里也清楚,他刚一开始就藩的时候在肃藩搞的那些改革,虽然很老朱的想法不大一样,也挑痛了老朱的一些神经,但是,这些事情都是在老朱的允许范围之内的。

  因为朱桂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建设自己的封地,老朱知道之后,即便有些不高兴,也多半不会阻挠他,孩子大了嘛,总是得学会自己扑腾扑腾的。

  这就好比后世的一些董事长将一个分公司交到了自己的儿子手里,即便是他有一些新奇的想法,只要不是太过分,这些董事长们也是不会管的。

  但是,朱桂也知道,老朱即便是再怎么宠他,也不会放任他假传圣旨的,因为这动摇的是整个朱家人,整个大明朝的利益。

  一开始,朱桂有这个假传圣旨的想法是因为被现在的形势给逼急了,他知道,他现在也想不出什么其他的办法来引诱瓦剌的大汗博尔忽这个老狐狸出战了。

  现在,经过自己的爱妃诗剑和忽兰的这一番声泪俱下的劝告,朱桂也渐渐地冷静了下来。

  坦白来说,他也是个有私心的人,不可能像圣人那样只为别人考虑,不为自己考虑。

  实事求是的说,朱桂若是真的假传圣旨,是有很大的概率骗到博尔忽的,这样以来,他是很有可能打胜仗的,哈密城内的几万明军将士也会被他解救。

  但是,这样以来,朱桂自己付出的代价却是高昂的,下半辈子,估计就会在凤阳高墙里度过了。

  他这么拼命的打仗最主要的目的不过就是当皇帝,若是为了这么件事,搞的连藩王都当不成了,那岂不是亏大发了?

  于是,朱桂在经过最初的头脑发热之后,仔细权衡了一下,心里还是怂了。

  他舍不得贵为藩王的荣华富贵,舍不得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身份,舍不得可以在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犹如皇帝一般的存在。

  于是,朱桂连忙走上前去,一把扶起自己这两个泣泣进谏的妃子,柔声地说道:“好了,两位爱妃,你们的心意寡人知道了,你们也都是为了寡人好。

  寡人刚才是因为情势危急,有些着急,冲动了,现在冷静下来想一想,还是爱妃说的有道理。

  这一招实在是太险了,即便是寡人打赢了这一仗,估计多半也落不下什么好。

  这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寡人决定还是先不做了。

  寡人以为,还是忽兰说的对,瓦剌大军的弱点就是他们的粮道,寡人还是不断地派人袭击他们的粮道吧,相信博尔忽现在也在死撑着,现在我们双方都有拼着最后一口气,就看谁先顶不住了。

  这对寡人来说,还算是个稳妥的法子。”

  虽然朱桂心里还是认为自己想出来的假传圣旨这条计策是最好的主意,但是,这条计策的风险性实在太大了,后果也很严重。

  一想起朱元璋那张让人不敢直视的威严的脸庞,朱桂的心里就不由得发怵。

  他怂了,真的怂了,若是换一个皇帝,这事干了也就干了,但现在的皇帝是洪武大帝朱元璋啊,一个杀人如割草的人,你在他跟前假传圣旨,这还真的是需要勇气的。

  朱桂现在又开始抱起了侥幸心理,万一要是博尔忽先顶不住呢,自己不就不用冒这么大的风险了吗?

  虽然朱桂一直都不是一个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的人,但是,这一次不一样,这一次靠自己风险实在是太大了,所以他的内心里,不由自主地就升起了一丝侥幸心理,希望事情能按照他内心的想法去发展。

  诗剑和忽兰见朱桂终于改变了主意,心里也着实松了一口气,她们和朱桂的利益是一致的,若是朱桂去了凤阳坐牢,她们估计也得跟着去。

  忽兰见朱桂收回了成命,心里也很高兴,忙向朱桂行了一礼,朗声说道:“大王英明。请大王放心,臣妾一定加紧派人去袭扰博尔忽的粮道,争取早**他出战,以解大王燃眉之急。”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