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二章 谋臣献计_回到大明做藩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分崩离析了?

  所以,臣以为,陛下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他不忍心重重地处分肃王,但是又不得不这么做。”

  黄子澄不肯放过这个削藩的机会,便接着齐泰的话说道:“启禀殿下。自古以来,藩王都是列土而不治民,虽然可以掌握兵权,但是也只能自保。

  西汉时期,七国的实力如此强大,但是一旦造反,还是很快就失败了,就是这个道理。

  可是,现在肃王不仅裂土两千多里,手下还有十几万能征惯战的大军,这已经成了尾大不掉之势。

  更何况,他远在西北,朝廷难以遥制,一旦陛下千秋万岁之后,朝廷便很难再驾驭他。

  此前,肃王虽然有擅自改动朝廷制度的过失,但是,并没有不法行为,而且颇有战功,朝廷确实也找不到理由削弱他。

  而现在,我们好不容易抓住他假传圣旨的把柄,如果不趁这个机会去削弱他,那他将来必然会十分骄横,更加难以制服。

  圣人云:天与不取,反受其咎。还请殿下不要犹豫,万万不可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朱允炆边听边不住地点头,十分赞许地看了黄子澄一眼,笑道:“黄先生大才,好一句,天与不取反受其咎。这一次,也不是孤非要跟肃王过不去,实在是他假传圣旨,做的太过分了。

  只是,皇爷爷还是不太忍心重重处分肃王,跟孤谈话的时候,还是有意无意地劝孤将来要善待各位叔叔。

  孤要是上表要求重重处分肃王,怕是皇爷爷心里会不高兴,这可如何是好?”

  此时,一直坐在一边没有说话的练子宁忽然站了起来,向朱允炆作了一揖,缓缓地开口道:“启禀殿下。有道是虎毒不食子,更何况是陛下这种极为重视亲情的人。

  他老人家肯定是不希望自己的子孙为了皇位和利益去自相残杀的。

  陛下一直在跟我们讲前元的教训,前元就是因为皇室内斗的太过激烈,导致朝纲不稳,最终才导致天下大乱,英雄豪杰群起而灭之。

  陛下基于前元的教训,自然是不希望他的子孙也为了皇位自相残杀。

  但是,殿下上表要求惩办肃王,不是因为私人恩怨,更不是因为什么权力斗争,而是为了维护我大明的朝纲。

  殿下的行为完全是出于公心,没有任何私利,又何惧之有呢?”

  朱允炆内心的小九九练子宁看的很清楚,这个太孙殿下内心里是极为希望削藩的,因为没有人愿意有人能威胁到他的地位,但是,由于老朱还活着,而且他又极为护犊子,所以他不想表现的那么露骨,还是想装个好人的。

  所以,练子宁就站出来给他编了一个极为伟光正的理由,本太孙弹劾肃王,不是因为私人恩怨,更不是因为权力斗争,而是完全出于公心,是为了工作,为了大明江山,为了天下苍生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