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7章 南下赣地(33)_寒剑江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门前发生,要是误传了出去,可是大大有损寺院的清誉。

  和尚正在犹疑间,却见后面已有人从石阶信步下来。他们定睛一看那身穿袈裟、手提禅杖的身影,不是别人,居然正是少林寺方丈本渡禅师。

  几个和尚连忙合十低首,心里很是害怕方丈竟为这等小事亲自下来察看,必然是要责怪那烦人的哭声了。

  本渡禅师踏下来的步履甚是稳重,禅杖只是轻轻点地,并未需要用它借力;未满五十岁的魁梧身躯挺得笔直,宽厚的胸肩将僧衣袈裟撑得胀满;有如岩石的头脸,除了戒疤之外还有两、三道深刻的伤痕,都是年轻时在寺内练武比试留下的。

  虽是如此长相身材和堂堂步姿,但本渡并没有予人半点盛气凌人的压迫感,反倒像一棵会行走的大树:坚实壮硕,却能包容庇荫一切。

  众和尚再看主持身后,下来的还有数人。原来是文僧长老了澄大师,身边左右有两个弟子搀扶着。了澄是本渡的师叔,当今少林寺里除了已退任的前方丈了恒大师以外,就数他辈分最高。众和尚见了更惊得身子缩作一团。

  本渡趋前看看那周身是毛的婴孩,半白的眉毛扬了一扬。

  “可怜的孩子……”本渡伸出曾经苦练少林“铁沙掌”、五个指头都磨平了的手掌,轻轻抚摸婴孩的头顶。

  那手掌虽是骨节突露又满布厚茧,但抚摸的触感异常轻细,隐隐显示了本渡武功已达“从刚臻柔”的境地。

  在这温暖的手掌抚慰下,婴孩却仍是哭泣不止,揪着母亲胸口衣襟的小拳头,似又抓得更紧。

  了澄大师也到孩儿跟前,一双慈祥的眼睛俯视其哭相。

  “缘尽了,就放开吧。”

  了澄这般轻轻说了一句。

  婴孩的哭声顿时收歇,围着毛的嘴巴好不容易合起来。抓着衣服的五指也松开了。

  了澄伸出一双枯瘦得像鸟爪的手。那农妇看着他清澈的眼睛一会儿后,也收起悲伤,把男婴交到他怀里。

  已不再哭的男婴,这时竟与抱着自己的了澄对视,眼神里没有半丝对陌生人的惊惧,定睛不移有如成年人。

  了澄将男婴交到师侄的手上。

  “本渡,这孩子过了蓄髫之后,就由你亲手剃度。”

  本渡恭敬地接过孩子,心里甚感奇怪。

  了澄说完就让两个弟子扶着,拾级往山上回去。他离开前又说了一句:

  “此子虽顽鲁,但生就一颗见性之心,他日果证不凡。”

  半年以后,男孩身上的奇异胎毛渐渐自行脱落,再与一般婴儿无异。

  五岁回归少林寺,方丈本渡亲收为徒剃度,按少林七十二字辈分排行,为“圆”字辈。

  七岁正式诵经礼佛,同时开始修习少林武艺。少林寺强调“禅武不二”,即使是武僧也不可偏废了禅修功课,若有怠惰则禁止练武,以防他们一味斗胜争强。这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