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39章 一无所有(二)_混在帝国当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赵询的财政改革,确实是成功推行下来了,但这是一件涉及全国的大事,它所需要的人力与物力,无疑是极为巨大的,仅仅靠着赵询所聚集起来的官员与政治资源,根本无法独立完成,赵询还是要借助朝堂的整体力量,去完成自己的政治目标。

  门阀世家想要掌控政事堂,在相国数量上,形成压倒性的优势,然后达到控制整个朝堂的目地,对此,赵询自然是极力阻拦与反击,但是随着政局的延伸,赵询发现自己很难阻止这种局面的发生,到了最后,自己一定会是政治上的弱势一方,很难改变。

  因此,赵询决定另辟蹊径,组建枢密院,并且以此为根基,全面推动财政改革。

  赵询的政治手段,其实很简单,既然很难阻止,那就不要阻止,索性把政事堂让给门阀世家集团,但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右相之位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因为李忠的存在,赵询做到了。

  涉及国家重大政务,右相召开政事堂会议,形成全体决议,有了这个决议,右相甚至可以绕过皇帝,直接下达正式的政务命令,如今李忠占据右相之位,哪怕只是一个傀儡,也能有利的牵制政事堂,让其无法形成全体决议。

  皇帝为了控制朝局,对政事堂采取的手段,一般就两种,一是让自己人去做这个右相,二是形成另外党派,牵制右相,赵智用的办法,就是联合左相刘桀,抗衡右相杨道嗣。

  赵询用李忠为傀儡,其实也是一种不错的政治手段。

  如今,赵询以相国刘光辉与秦安明为改革主导者,成立枢密院,以事大从急的策略,经过中书省,把行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打一个比方,在政事堂无法形成全体决议的情况下,各个相国有不同的建议与想法,那么最后,就会各自上书奏章,对此,对自己有利的建议,赵询就可以通过中书省,立即形成决议,然后传达下去,而对自己没有利益的建议,则是可以扣在中书省不发,将其当做空气,什么事都没有。

  陆中勋的政治意图,为的是主导朝政的权利,而不是什么相国之位,一个有名无实的位子,要不要都无所谓,他要的是实际权利,而不是空名。

  现在,河北大败,天下震动,西域的税赋已经断绝,短时间之内无法恢复,赵询支持不了多久,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必须做出一些选择了,也定然要割舍出来一些政治利益,换取门阀世家集团的支持,然后稳定朝局,让财政改革继续走下去。

  谢世远说道:“中勋兄,我们的底线是什么?”

  皇上主动找到陆中勋,已经是一种态度上的妥协了,所以,在这之前,肯定要想好价码,然后打出去,看皇上能不能接受。

  陆中勋淡声说道:“皇上找我,也可以找到你们。”

  陆中勋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皇上找我,我没去,就是大家的意见还不统一,所以我不能去,若是我去了,说了条件,皇上不接受,然后在找你们其中的任何一个人,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呢?

  一块肉,有的人吃完了还没饱,而有的人,吃一半就饱了,需求不同,所能够接受的条件,自然也是不同。

  喜欢混在帝国当王爷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