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九章 访谈_放开那个导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考验。与其把精力浪费在考虑怎么应付媒体和讨好粉丝上,还不如藏在幕后,闷声发大财。有句古语说得好,枪打出头鸟。越是曝光量高,越是人前风光的艺人,就越是会被人拿放大镜观察,越是要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冷言冷语。

  毕竟这世界上没有人能讨好任何人,总有人看你不顺眼,也总有小人哪怕无中生有也会恶意中伤你。

  也正是经历过这些,前世面部毁容后更经历过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李承佑这一世才会毅然地选择做导演,从来没考虑过再重新做艺人。

  再傻不愣登地站在镁光灯前干嘛,让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你身上,天天拿着放大镜挑你的刺嘛,活得累不累啊。

  做导演成名之后虽然也避免不了会被镁光灯关注,但总归不像艺人那样天天都必须追求镁光灯,追求曝光量,追求人前吹捧,追求强颜欢笑。明明可以躲在幕后名利双收,还能够相对更自由自在的生活,李承佑才懒得再重走前世的老路,又跳到镁光灯前自寻烦恼。

  也是因此。

  除了是避不开的媒体采访,李承佑打定主意是能推就推,甚至别说是媒体采访了,就连SNS李承佑都不打算开通。

  开通了干嘛,给那些网上的脑残一个集中地发泄情绪吗?

  别的不说,就像是上个月跟徐贤传出绯闻吧。好在当时李承佑没有经营SNS,否则的话,徐贤还有少女时代的那些脑残粉还不高潮到天天跑到他SNS下去Diss啊。

  有些网上的脑残,压根就是不可理喻。

  总之。

  李承佑是打定主意了。

  实利,该抓得抓,虚名,还是拜拜算了。

  但有时候事情往往事与愿违,适得其反。正如一句话所说,距离产生美。李承佑不接受采访的举动,却反而让他的知名度更上了一层楼。

  李承佑越是不接受采访,采访的话题反而越以他为中心了。

  “对李承佑导演怎么评价?”

  关于媒体询问的这个问题,剧组的主创们相继给出了答案。

  郑在贤(剧组副导演、电影男主角):“李承佑导演是一个做事很认真很细心也很严谨的一个人,完全没有他这个年龄段的心浮和气躁,有时候跟他相处时我甚至感觉他比我性格还要稳重。比如在工作上,无论当天的工作忙到有多晚,他都会详细安排妥当第二天的工作后才会休息。而且每当我们忙别的事情时,他就会坐在一旁,认真地整理文本。一个字一个字改,一句话一句话推敲。表演的每一个细节,他都要仔细斟酌……”

  林智妍(电影女主角):“李承佑导演不仅人长得帅气,而且还很会鼓励和指导演员,演技上的每一个问题他都能以最简单和最深入浅出的方式为我们讲解,让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和融入角色。”

  权时京(电影主演之一):“虽然从年龄上来说,我实际上比李承佑导演要大一岁,我是1989年出生的,李承佑导演是1990年。但在实际的做人做事上,我却发现自己就像个小学生一样,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像李承佑导演请教和学习,在为人做事上,李承佑导演虽然比我年少,却是我人生的导师。”

  ……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