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0 要同时打赢二场战争_新军阀190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付他们,所以摆在唐继尧眼前的一个现实就是他必须收缩防线,万不能像陆荣廷那样,这仗还未开打,老巢就被人端了。要知道他们面对的不仅是战斗力有目共睹的中央军,统帅这支军队的还是他们谁也不能忽视的人物,蔡锷,蔡松坡!

  在唐继尧困恼的时候,他麾下的几员大将龙云、胡若愚、张汝骥、李选廷等全部致电唐继尧,询问意见。听他们的口气,对于战争的结局并不看好。而当初力主开战的那些幕僚们。也纷纷不言了。在明眼人看来,事到如今的局面,可以守住云南和贵州两省,就已经是善中之善了。

  唐继尧也算果断之人,迅速给各军发电,要求全部撤回云贵,加强防守,防止国防军进军。同时派出代表去南京,向南京求和,并要求云贵地区自治,求的当初自治区和北洋中央的地位。因为唐继尧非常明白,想要拿下南京,做主中央的可能性已经破灭了,唯有寻求此退步,意图后来。假若中央执意不需,那么他也只有来个鱼死网破,别无他途了。

  不过唐继尧的想象显然是美好的,他的命令下发后并没有得到下面的积极响应,包括他倚为臂膀的四大干将。很快,唐继尧就感觉到不对劲,因为这样的情况说明,他麾下的大将们已经心生杂念,随时有叛出他的可能性。

  唐继尧估计的不错,虽然他想据地自守,以求自保,但是他麾下的大将显然看不见前景,也没有太大的信心。看看粤桂军,也也算一支强军吧,怎么着也有二十来万的兵力啊。可就是在兵力比他们还要少得多的中央军的攻势下。顷刻间灰飞烟灭,甚至都没组织起有效的大规模反抗。这让这些军事专业出身的他们不仅看不懂,也完全不敢相信。当看到那些在战后投降的粤桂军,境地可不咋的,情况比之北洋军,那可真是天上地下啊。再看看蔡锷送来的劝降书,你说谁不在心中产生点心思。

  可以说唐继尧麾下十个师长团长级别的军官,有九个都悄悄派出心腹去与蔡锷或者国防军接洽,商谈投诚后的安排和待遇条件,以作考虑。这投诚和投降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结果可是相差万里之遥啊。

  于是在广州之战结束后,全国的人们都把视线转移到贵州和云南,估计这里恐怕会发生一场全新的大战吧,不能让国内的热血青年们失望啊。但是跌破无数记者们镜框的是,国防军只是在有条不紊地向广西,湖南等地调动军队,似乎丝毫不急于攻打贵州和云南。而云贵军在收缩防线后也停顿下来,对于缓慢逼近的国防军也无动于衷,似乎根本不担心一般。

  这种状况诡异了,有人评论说,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啊,恐怕一场决定中国命运,关乎国家未来的统一大战。即将拉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