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四十六章 上新河_铁血残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了才知,不止是安庆的士绅要往南京走,看样子整个北方的有钱人都在往南京集中。

  他们恐怕是在北方受了惊吓,一定要过了长江才觉得安心。

  “咱们安庆来的世家也不少。”

  庞雨背着手,抬步往里走去,一边走一边看里面的陈设,“安庆有些生意都没人做了,在下此次来南京,倒不是移居此地,而是来看看有什么生意合适做的。”

  掌柜跟在身后殷勤的道,“安庆过来的大宗,最多便是稻米,多是从枞阳出江的,其次是竹器,安庆左近的毛竹丰盛,竹器一向驰名大江,不过那一般是在龙江码头上岸,咱们这上新河码头最多的便是米豆,在下在此开米店已有三代,在江上做米豆生意的,好多都知道郭家米豆铺。”

  庞雨在心中记下后,又对那掌柜问道,“在下看先生这里各处米都有售卖,不知何处量最大。”

  那掌柜仔细打量一下庞雨后道,“当然是湖广米最多,其次江西,安庆米也不少,最少的是川米,在下这店中每年销量巨万,公子若是要做稻米生意,跟小店做是最可靠的,”“那在下问一问,南京城中所食之米,有多少是从上游来的,这生意到底有多大宗?”

  掌柜根本没有思考,扬扬头道,“南京城中人过百万,桑麻鱼盐取自下游,米豆却只从上游来,若是湖广江西有个天灾歉收,米客不至之时,南京便要粮价骤涌民不聊生,更者说,这上新河码头不止售卖南京城中,下游苏松浙江桑麻遍地,粮食所出不足民食,几乎都仰食于上游,除少许粮商直接贩去,大多要来这上新河码头贩粮,如此说公子便知,你卖多大宗的安庆米过来,小店也接得了,只看公子能收多少而已。”

  此时郭奉友在门口叫喊,把何仙崖和徐愣子都叫了进来。

  庞雨笑道,“那倒可一试,待我回程时,再来与你详谈。”

  那掌柜见庞雨仆人众多,态度又更恭敬,此时知道庞雨要走了,连忙说道,“那请公子稍待。”

  他匆匆入了柜台,从下面取出一物后又回到庞雨面前,手中奉着一把折扇。

  “此物送给公子,无论买卖成不成,相识总是缘分,南京闷热,送给公子随身便用。”

  庞雨双手接过,折扇倒不甚豪华,但做工颇为精细,他在安庆时就见过南京折扇,这是南京手工业中的一个拳头产品。

  轻轻抖开一看,上面画了一副简单的山水图,右上侧写着“燕矶晓望”几个字,左侧则写着上新河郭记米豆铺几个字。

  虽然这店名在山水画边有点煞风景,但庞雨也对此店的营销刮目相看。

  当下道谢之后,掌柜带着他们从后门出来,走过一条小巷,避开了拥挤的前街。

  双方道别之后,庞雨按着那掌柜的指点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