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二章 梁山众将的归宿_水浒光影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变化了啊,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用了晃了晃头,段誉站起身来说道:“那好,我就先下去了,你准备好了就下来。”

  说完,段誉已经先往楼下走去了。

  南宫未收拾了片刻,也到了一楼,刚出大门,就看到段誉正站在一处竹林边。

  “段大哥,那就有缘再见了。”南宫未笑着对段誉挥了挥手。

  段誉微微点了点头,也没有说什么。

  “哎,等等,你的东西忘拿了。”段誉突然想起了什么,连忙从包裹里取出刚才随手带到身上的那架弩机来,走上前去叫住了南宫未。

  “嗯?”南宫未转过身来,看着段誉的身影,只是笑了笑说道:“你拿着吧,就当是你昨晚照顾我的一点心意了。”

  段誉一时也说不出什么,只是站在那里。

  等到他反应过来时,少女的身影已经远去了。

  “希望,日后有缘再会吧。”

  段誉轻声叹了一口气,整理了下衣领,趁着清晨天气凉爽,踏上了前往大理的旅途。

  与此同时,楚州。

  大运河横贯着整座城池,在城内最繁华的一道地段,高大的酒楼凌驾于河道之上。

  河道中,往来的商船不计其数,所有的一切,无不在彰显着京杭大运河的繁华。

  得益于大运河的商贸,楚州的经济实力在整个天下居然能排到前四的水平。

  望着窗外一片繁华的景象,中年男子却是微微叹了一口气。

  “公明大哥,你还叹什么气。”戴宗在一旁笑道:“如今我等功成名就,正是衣锦还乡,尽享荣华富贵之时啊。”

  花荣也附和道:“是啊大哥,我等兄弟能从山野草寇成为一方父母官,这岂不好过以往千万倍?”

  宋江微微叹了口气说道:“兄弟们有所不知,安抚使乃是路才设立,而这楚州哪有什么安抚使,哎,多说也罢……”

  一仰头,宋江猛地喝下了一大碗酒,面庞上愁眉不展。

  “此话当真?”张顺眉头皱了皱,在一旁说道:“公明大哥,那皇帝老儿既然如此,我等何不弃了这官再回去罢了!”

  宋江只是微微摇了摇头,半天也不说一句话。

  戴宗叹了口气说道:“若是吴学究军师能在这里,也能给我等指点一番迷津,只是他自从去了武胜军后便再没了消息,唉……”

  “罢了,罢了。”宋江摆了摆手,勉强笑着说:“我便在这里当个县官也好,总能为朝廷效力,好过那山野草寇。”

  众人还想再劝,宋江站起身来说道:“兄弟们还得上任,莫要为宋某受了责罚,待他日有空再聚吧。”

  花荣也站了起来,语气低沉说道:“大哥,小弟听闻吴学究他和高俅有什么暗中往来,你还是当心此人一些!”

  宋江眉头皱了皱,旋即舒展开来,脸上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对了,其他兄弟可还安好?”宋江走到窗户边,看着河道上的风景问道。

  戴宗说道:“除萧让、金大坚两个兄弟弃官归隐大名府了之外,其他人目前都在各地做官。”

  宋江点了点头说道:“兄弟们都有一个好的归宿,我也是安心了。”

  说到这里,宋江又叹了口气:“只可惜了李逵兄弟和征辽时牺牲的十几位兄弟了,他们没能等到朝廷封赏,光宗耀祖的那一天,唉。”

  “公明大哥,还有一事。”花荣走上前来说道:“据秦明兄弟来报,他和黄信兄弟自从到青州为官以来,就一直听说董双此人在齐州城大刀阔斧地改革,似乎有什么预谋。”

  “呵呵,那是他的事,与我宋江何干。”宋江转过身来,叹了口气说道:“当初要不是他为梁山的诏安忙前忙后,众兄弟现在的前途只会更难堪啊。”

  “说起来,我宋江还欠他一个人情那。”

  两天后,宋江府内。

  一个人的到来,让宋江的脸色几乎彻底阴沉了下来。

  “公明兄,别来无恙啊。”

  吴用笑呵呵的走进了大门,他旁边那个捧着御酒的御差,此时几乎都显得黯淡了几分。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