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六章 苏联的压力_驾着威龙战机去抗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经装上了20mm加农炮,并且速度要快得多。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934年,正是凭借着I-16,苏联空军才在世界上掀起了制造下单翼,可收放落架战斗机的热潮。同时要注意的是,苏联也是世界上最迟淘汰双翼机的主要国家之一,I-153一直用到了1942年。由于苏联人相信单双翼机可以相辅相成,充分发挥各自特色,这两种型号的飞机是同时开发的。

  苏联主要依靠三家飞机设计局提供作战飞机,二战中绝大国家的情况都一样:德国拥有两个主要战斗机生产商,英国也一样,然后日本有三个。美国却以拥有七个主要战斗机供应商与他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华夏虽然也建立了好几个飞机制造厂,但是显然直到雷霆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华夏还没有一家飞机制造厂能够生产出真正的战斗机。

  由于钢铁和铝材的不足,直到战争的最后一年,苏联飞机还大量使用木质结构,并且苏联的工厂也从来没有大量提供过真正意义上的大功率发动机。德国人在1941年6月22日发动的“巴巴罗萨”计划让斯大林震惊地意识到,研制新型战斗机的计划必须提前完成。战争的第一天,德国人非常自信地用2750架飞机向拥有大约12,000架飞机的苏联人发动了进攻。德国空军在吃午饭前就已经消灭了整个苏联空军的10%:800在地面被摧毁,400架从空中被抹掉。德国人优秀的BF-109G在1942年的天空拉大了苏德之间的技术差距,尽管苏联方面想要重新夺回平衡,但无论是雅克夫列夫设计局还是拉沃金的设计局,以及米高扬-古瑞维奇设计局,显然都无法完成这个任务。更不要说德国的喷气式战斗机项目进展很快,有可能很快装备喷气式战斗机。

  虽然苏联也从英国那里获得了喷气式发动机的技术资料,并且还获得了几台英国喷气发动机的实物,但是由于英国的喷气发动机本身就不太成功,再加上战争的影响苏联的喷气式发动机就停了下来。直到战后才开始重新研制。

  苏联研制现代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先驱者则是年轻的工程师阿尔希普?米哈伊诺维奇?尤里卡。他在活塞式发动机还在大行其道的时候,就预见到喷气式必将取而代之。为此在无法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和国家物力和财力都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尤里卡还是于1937年开始自行设计第一台航空涡轮喷气发动机。并经过数年努力,解决大量技术难题后,研制出苏联第一台PД-1涡轮喷气式发动机的样机,并在1941年4月拿到继续研制许可证书。但就在这时,战争突然爆发了,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研制工作被迫中断。

  苏联人的武器设计思想是够用就行,能够大批量生产,并不追求技术上有多先进。但是现在他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再不加紧获取先进的军事装备,他们也许就要亡国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斯大林派出了特使潘友新,率领苏联代表团到华夏访问。一是就双方早前商议的独山子油矿签订合同,第二个任务当然就是从华夏购买歼甲喷气式战斗机,以便应对德国越来越大的空中优势。

  驾着威龙战机去抗日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