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五章 日本的战略轰炸机立项_驾着威龙战机去抗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夏空军对日军舰队的战略轰炸,1943年6月,日本军部正式命令中岛公司开始研制代号为G10N1的州际轰炸机,海军代号为富岳,富岳是在Z型飞机方案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超级轰炸机,长45米,宽65米,高8。8米,设计最大时速780公里,最大飞行高度16500米,乘员6到8人,装弹24吨,自卫武器为4具联装20mm机炮,航程16000公里。可以说,这是一种连美国人也不敢去研制的轰炸机,以当时日本的技术来说,的确有些冒进了。不过日本人还是决定上马这个项目。

  试制富岳,所展开的各种技术研制范围之广,规模之大都是空前的,除了中岛公司以外,三菱公司,川西公司等都投入了大量研发力量配合,为富岳提供技术支持,包括5000马力大功率发动机,10000米以上高高度轰炸瞄准器等等,这都是对日本工业界的考验。富岳为了减轻重量以及降低结构复杂性采用了可抛弃起落架设计(这种设计最后用在了战争末期日军生产的专用自杀机上),起飞时利用多排主轮起飞,离地后把外侧主轮与起落架扔在机场上,只留单式主轮,执行完轰炸任务后因机体大大减轻,可用单式主轮安全着陆。

  至于富岳的发动机为中岛公司的5000马力HA-54-11型四列星型气冷36缸发动机,这型发动机基本上可看做是由2具HA-44复列星型气冷18缸发动机串联而成,由于Ha-54相当巨大,因此为了有效的散热,发动机前方还装有了强制冷却风扇;另外考虑到高空的功率输出,除了发动机本身装有的二级三速机械增压器外,另外还装有了高空用的排气涡轮增压器,使得发动机在10000米的高空仍然有4500马力功率输出。为了防备HA-54的研制万一失败,还把三菱公司的HA-50复列星型气冷22缸发动机列为侯选发动机,HA-50的开发比HA-54早了很多,在1943年6月HA-50刚好已经完成了地面上的所有测试,并搭载到改装后的轰炸机上进行测试。但不论是使用哪种发动机,富岳都将采用双重4叶对转螺旋桨,采用双重对转螺旋桨就算发动机转速较低也能输出很大的推进功率,可避免螺旋桨转速过高时在叶片顶端发生局部超音速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导致螺旋桨推进效率降低,阻力增加,因此要在高空进行大速度飞行就有必要采用这样的方案。

  不过,这样的巨型轰炸机无论是技术还是制造成本太高。以日本国力来看,根本不可能进行批量生产。按设计性能看,富岳绝对是除了翼龙轰炸机外最高水平的轰炸机,性能远远超过战后美国正在研制中的B29轰炸机!当然这种轰炸机注定只能停留在图纸上,因为日本航空界根本无法完成试制。但是军部的命令一下来,日本航空界的所有人也都跟着疯狂起来。这种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20吨的轰炸机,在二战期间就根本不可能完成,从机体材料和结构强度设计到制造,都是重重困难。更不要说设计指标太离谱,16500米的升限,这是很多喷气式飞机都做不到的,更不要说螺旋桨飞机了,因为螺旋桨在超过一万米高度后,由于空气变得稀薄,效率就会急剧下降。

  驾着威龙战机去抗日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