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3章 O2O(二)_重生之激荡的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起来这个名字也有些怪,但解释起来则很简单:它是商界高端人士的微信。

  所以这不是一个岛,它是专属于企业家群体的深度社交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不接受外部申请,为保证每一个岛民都是正确的人,正和岛采取的邀请制。

  我们所熟悉的大多数企业家,都是这片小岛的支持者与参与者。

  当然,不管这些人多么牛逼,温晓光还是信心满满的坐在这里。

  很简单,因为他是这个时代的参与者,

  而且,还是重要参与者。

  温晓光在刘总吓人的开幕词中进入镜头。

  这个人是这么说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一块屏幕的背后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看似只是手机行业的变革,然而移动互联网将所有的消费者联合了起来,信息传播的速度超过人类以往任何时候,以微博为例,企业行为一旦被误解,又或者发生一些舆论事件,只用几个小时的时间,通过每一部手机所连接到的背后的人,舆论失控就有可能瞬间发生,要了企业的半条命,甚至招致灭顶之灾。”

  “当然移动互联网也让企业变得更具活力,更有效率,所以这把双刃剑,企业应该如何用好,如何去抓住未来的机遇,如何去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危机?”

  这个时代,爆红更加容易了。

  臭大街也更加方便。

  变化太快,对于大企业的领导者压力是很大的,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因为某个员工的态度恶劣问题,就会有骂你的文章传遍整个微信。

  “温总,你先来如何?”

  “我先来吗?”温晓光还客气了一番,“要不我先听一会儿吧?”

  “你还听是什么,今天讨论的是移动互联网,大家都在等着听你。”

  所有目光集中于此。

  温晓光笑了笑,“那好吧。其实我经常被人批评年纪小、经验少。因此刘总给的畅想,我首先只谈谈移动互联网内部,我们创业者的机遇和挑战。而传统企业如何应对这场变革,这是另外一个议题,我懂的不多,会先以学习为主。”

  “好。我们说回移动互联网,说回O2O。”温晓光首先立了一个基调,“我不是一个鼓吹一片大好的人,创业的人都知道O2O看似美妙,其实真正开始做的是一片狼藉,真正适合O2O的只有少数几个细分领域,其余诸如上门洗车,上门按摩,上门美甲的微拓一概不会投资。而且就在那些细分领域里,也是活的艰难。”

  “我真的看过一个上门洗车的案例,它符合O2O的定义,一个app平台,多个商家,以及大量有需求的用户,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很畸形的,首先洗车本身是一个很难做出差异化的服务,而且上门洗车很繁琐,更没有多少钱,当这样的项目开始出现的时候,我就知道火候烧过度了。”

  上来指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