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百五十章 聚宝盆_国潮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贴近生活,报道的都是身边时事,是京城百姓每日不可获缺的信息来源。

  偏偏发行量还不低,因此也就成为了广告商趋之若鹜的目标。

  那广告费就绝不会太便宜的。

  而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地域性报纸读者数目虽然不小,但这个数字是由京城男女老幼各行各业的人构成的。

  这其中能有几个人对神仙鱼感兴趣?

  相比较而言,像《歌曲》、《诗刊》、《散文》、《美术》、《集邮》、《十月》、《花城》、《收获》、《当代》、《啄木鸟》、《大众电影》、《周末画报》、《现代青年》……

  这些文艺型的杂志反倒是最划算。

  首先,这些刊物的发行也是面向全国的,覆盖范围广泛。

  虽然多半是月刊和半月刊,不如报纸每日刊发,销量也比全国性报纸低得多。

  可别忘了,这是因为杂志售价比报纸高导致的。

  实际上,这样的杂志不会被人轻易丢弃,那是要反复翻阅,人手相传的。

  真实的读者可一点不少。

  其次,因为琴棋书画诗酒花,原本就是一家。

  这些刊物的读者群也趋于统一。

  几乎都是兴趣爱好广泛,爱文艺调调的年轻人。

  那喜欢看小说,喜欢诗歌的人,自然很可能同样喜欢养鱼啊。

  所以说,这些刊物的受众群含金量很高。

  反过来,也是因为这样的刊物特性,倒是限制了投放广告的种类。

  太商业化的东西和这些刊物风格相悖啊。

  至少,《诗刊》里,你整个电冰箱、电视的,就显俗气。

  《美术》里,你横不能放个录音机、手表的广告吧。

  而神仙鱼的繁育技术就完全不一样了。

  宁卫民琢磨出的广告,带着时尚和娱乐属性呢,好像放哪儿都挺合适。

  因此这也就意味着,或许他的广告通过审核或许能较为顺利,广告费也很可能会比在报纸投放要低一些。

  …………

  宁卫民事先考虑得比较全面,对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有所准备。

  幸好如此,在几家专业性较强,成立时间也较早的杂志编辑部,纷纷给予他拒绝之后。

  他并没有因为几次碰壁丧失信心,还保持着继续尝试的勇气。

  这才最终找到了他所需要的杂志,签订了他今生第一笔广告协议。

  实事求是的说,其实当时宁卫民第一次来到《现代青年》编辑部的时候。

  还曾未开口,他的心就冷了一半。

  因为这个刊物的办公室实在太过陈旧了。

  从光线到气味,从气氛到摆设,就跟到了年久失修的博物馆似的。

  而且不但旧,还很小。

  整个编辑部里外就两个屋里,仅有几个七八张办公桌,没有单独的主编办公室。

  一眼看去,屋里还没几个人,只有两三个戴眼镜的老头儿和老太太在办公。

  甚至当宁卫民提出要做广告时。

  竟然会被一位接待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