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七章 火柴人奏折(一更)_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姓几何,定远接收难民多少,赈济如何,尚未有报,这让朕很是担忧。”

  “父皇为何不去看看?”

  朱文奎眨着眼问道。

  马恩慧听着这稚嫩的一问,不由拍了拍朱文奎的后背,道:“你父皇在京师都有忙不完的事,如何能出京?”

  “那怎么才能出京?”

  朱文奎不解地问道。

  马恩慧神情有些黯然,是啊,什么时候能出京?

  京师事万千,一切又都要皇上定夺,纵是想要出京,都出不得。

  至于那江南之行,恐怕也只能想想而已。

  朱允炆将朱文奎举起来,道:“等你有了学问和本事,长大了帮父皇,父皇不就可以出京师了?那《三字经》背到哪里了?背来听听。”

  朱文奎见朱允炆考校,张口便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幼不学,老何为。父皇,只背到了这里。”

  朱允炆坐了下来,问道:“你可知人之初,性本善是什么道理?”

  朱文奎摇了摇头。

  朱允炆笑着摸了摸朱文奎的头,道:“现在你还小,不懂很正常,父皇告诉你,这句话的意思是……”

  “皇上,镇抚司汤不平携八百里加急求见。”

  双喜走了过来,禀告道。

  朱允炆微微摇头,看来自己连教导孩子的时间都没了。

  马恩慧拉着有些失望的朱文奎,道:“皇上且以国事重,臣妾会给奎儿讲述明白。”

  朱允炆微微点头,刚走到门口,便转身道:“皇后是否也认为,该给文奎找几位老师?”

  马恩慧看着朱允炆,脸上笑意盈盈,施礼道:“幼不学,老何为……”

  “皇后这是歪理啊,幼不学指的是……好吧,朕会给他选几位老师,但课业安排,朕来定。”

  朱允炆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书呆子,但教育问题始终是个大问题。

  马恩慧虽是用心,但慈母心太盛,加之后宫都是女人,时间长了,朱文奎万一娘了,岂不是会被自己打死?

  在朱允炆看来,男人,就应该堂堂正正,有阳刚之气,浩然之气!

  娘炮?

  那和宫里的太监有什么区别?

  朱允炆想要给朱文奎找老师的举动,在马恩慧眼中,则成为了另一种意味。

  自朱允炆登基之后,一直没有立太子,东宫空置,虽礼部官员屡次上书请立太子,皆被朱允炆驳回。如今朱允炆为朱文奎遴选恩师,虽尚未松口太子之事,但也说明他已将朱文奎作为接班人在培养。

  武英殿。

  指挥镇抚司汤不平行礼后,呈送郁新与雄武成奏折。

  朱允炆瞥了一眼厚厚的纸张,不用说,这一定是雄武成“写”的奏折,没有理会,而是拿起郁新的奏折看去。

  “白莲教!”

  朱允炆有些吃惊,没想到定远赈灾,竟牵连到了白莲教。

  底层治理从来都是治理难点。

  一个县,辖区方圆几百里,知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