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七十四章 朱文奎:大明太子_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里跑,这里行礼那里行礼,这里几个时辰,那里几个时辰,有完没完了……

  但没办法,朱允炆虽然贵为天子,也无法撼动这古板的礼仪套路,而且人家是有根据的,你爹、你都这样过来的,到你儿子也不例外……

  敬天,敬祖,循规蹈矩,按规章办事,别急,后面还需要太子去宗庙呢。

  啥,晚上了?

  好吧,那明天继续……

  一个好好的元旦,把朱文奎折腾地快吐了,要不是之前被刘长阁锻炼了一段时间,这会应该躺下了。好在册封之后并无多少事,除了搬了个家,没多少变化。

  “朕今立东宫官,取廷臣勋德老成兼其职。老成旧人,动有典则,若新进之贤者亦选择参用。夫举贤任才,立国之本,崇德尚齿,尊贤之道。辅导得人,人各尽职。故连抱之木,必以授良匠;万金之璧,不以付拙工……”

  朱允炆下旨,选拔东宫官员。

  考虑到内阁解缙、郁新等人没办法同时进入东宫,加上他们本就是朝廷的重要人员,无法分身,朱允炆便没有设置太子太师与少师。

  经过百官推举,内阁与六部商议,最终朱允炆修改,确定了东宫詹事府的官员。

  命姚广孝为詹师府少詹事,杨荣、胡濙、杨溥、金幼孜等人进入詹事府,分任左春坊大学士、左春坊左中允、右春坊大学士、右春坊左中允。

  杨荣、杨溥尚在交趾,班师回朝还需要几个月,暂由姚广孝统筹。

  杨士奇也在六部、内阁的举荐名单之中,只不过杨士奇太忙,国子监那么多分院需要他管,初等学院需要他管,各州府县与社学的问题,他也需要处置,眼下还需要接待各地入京教谕、训导、先生,抓一抓教材问题,实在是分身乏术。

  詹事府是东宫中除太子太师、太子少师外最重要的官员,考虑到太子太师、太子少师有时候只是一个名誉称号,精神安慰,詹事府可以说是太子身边最重要的人员,负责太子一切内务。

  元旦之后国庆,朱允炆第一次携朱文奎与民同乐,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就在一片的欢愉声背后,兵科给事中为王坦停笔,默然地看着眼前的奏疏,然后起身,在书房的隔间里拿出了一个包裹,走向后房,交给了自己的亲自崔氏:“这里有二十两银子,是我当官多年的俸禄所得。我死之后,你就带孩子回家吧,京师繁华,居之不易。”

  崔氏听闻后,顿时目瞪口呆,连忙哭着拉住王坦:“夫君,这是为何?”

  王坦哀叹一声:“满朝文武,阿谀奉承,不敢直言。然危机已现,我身为给事中,必须开口啊,一旦上书,必会冒犯天颜,生死难料!”

  崔氏痛哭不已:“就不能不上书吗?”

  “我为朝廷命官,身负监察、佐校之责,岂能坐视不管?”

  王坦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