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二章 我给大师换碗蜜浆来_带着名将混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可徐徐图之。如此算来,当今天下,只有并州之地可为龙兴之地。”

  “并州啊……”姚广孝眼皮眨了眨,想喝口水,但发现碗中已经没水了:“并州初为唐尧的封国。虞舜因为冀青二州太广,遂将冀东恒山之地分出来,叫做并州。春秋时候,并州为晋国之地,等到了战国,并州又为赵国。”

  “后始皇一统天下,设天下为三十六个郡,并州属蒙恬所辖,以御匈奴。至汉朝,武帝置十三个州,并州下又上党、太原、云中、上郡、雁门、代郡、定襄、五原、西河、朔方十郡。最后东汉时期,则少了代郡,剩下九郡。”

  姚广孝将并州的前世今生说了一遍,随后便如一位点评家般,解析起并州的优势:“并州西有大河为屏,东有太行为阻,北乃大漠、阴山,南有首阳、底柱、析城、王屋等山,附近河流交错,更南还有孟津、潼关及汾水、漳水。此地山河环绕,易守难攻,确为一处上佳之地。”

  “况且并州畜牧发达,可产良马;河道纵横,渔业可兴;山地延绵,林木广袤;更善晋阳一地还有煤、铁,唐代杜甫便曾有首诗说‘焉得并州快剪刀,翦取吴松半江水’,可见晋阳冶炼业之盛。”

  说完优势,陶醉其中的姚广孝才睁开了眼,有些玩味地看着何咸,继续说起劣势来:“然相较于中原之地,并州并未沃野千里之地,田亩不多,不知公子如何应对?”

  何咸皱眉想了想,才勉强想到了一个解决之道:“并州我记得有一处是河北平原吧?那里耕种面积应该不少。更何况,并州民尚耕战,非用太多田亩,若遏制豪强,编户齐民,其耕种面积应该还是可以保障的。”

  “善。”姚广孝又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随后又道:“并州乃边塞之地,异族凶悍,来去如风,公子如何御之?”

  “这?”何咸一时语塞,好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这个问题,他根本没有解决方案。

  历史上,战力这东西似乎和地域有着严格的区分,越往北的民族战力就越是彪悍,越往南,那里的民族战力就越衰弱。

  这很可能和食物来源的难易程度有关,北方寒冷贫瘠,想要吃饱饭就需要人不断地和天争,和地斗,和严酷的自然环境作战。人苦到一定程度,性命这东西就不重要了,所以战场上拼命,对于他们来说仿佛如吃饭喝水般天经地义。

  可中原和南方不同,湿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保证了食物的来源丰富,尤其南方哪怕吃野果子都饿不死人。所以他们就少了一份和天作战的韧劲,一旦血气之勇消失,就会一溃千里。

  中国历史上政权的建立,基本上都是从北向南统一的,很少有南方政权可以统一北方的,即使有最后也难逃被北方政权消灭的命运。

  在汉朝十三州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