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六章 算无遗策姚广孝_带着名将混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咸以为自己已经很高估姚广孝的时候,姚广孝却仍旧只是微微一笑,不屑说道:“贫僧费尽心思令公子从地府将沈大官人唤来,难道只是为了让公子向董卓献媚邀功?”

  “这?”道衍和尚这句禅语实在太深奥,何咸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试探着猜测道:“难道此事,会令董卓心甘情愿地将河东郡让与在下?”

  何咸一直没有忘记,他召唤姚广孝前来,就是为自己今后谋个出路。

  之前道衍已轻易地帮他谋划出如何顺天应势、先小后大的造反方针,已令何咸叹为观止、感激莫名。不过,直到召唤出沈万三道出汉末巨量财富之秘后,姚广孝仍旧没有告诉他如何摆脱董卓,开启造反大业的具体办法。

  而如姚广孝这种算无遗策的阴谋大师,自然是不能遗漏这一点的。所以,何咸便大胆猜测,这一切其实都跟自己要如何造反有关。

  果然,这样的猜测换来了姚广孝赞许的一笑:“公子颇有慧根,如此敏锐犀利,更胜燕王殿下。”

  “得了吧。”何咸可不敢接受道衍的恭维,摆手说道:“当年燕王朱棣迟迟不造反,不是人家不敢,只是不愿意而已。若不是朱允炆身旁那个志大才疏的书呆子黄子澄出馊主意,逼得燕王朱棣毫无活路,恐怕也不会出现明成祖靖难这历史事件。”

  任何历史事件,都不会只有单方面的因素。早就领悟到了这点的何咸,也不想在朱棣问题上跟姚广孝产生什么争辩。他现在最想知道的,还是自己如何才能摆脱董卓,独立创业。

  好在姚广孝也不计较何咸的无礼,感念着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多,他快人快语道:“贫僧被公子召唤之时,便已知公子处境。若按贫僧所料,董卓对公子的确有杀心,但好在公子卓尔不凡,也让正谋取权势的董卓动了惜才之念,更令郎中令李儒和主薄田仪对公子青睐有加。如若董卓想杀公子,李儒和田仪必然劝阻,如此算来,公子被杀的可能只剩下三成。”

  “三成?”何咸开始急眼了,“就是一成都不行,那可是我的小命儿!”

  “公子勿忧,这只是公子未向董卓献宝之前的估算。如若公子解决董卓眼下燃眉之急,董卓必然只会对公子剩下一成杀心。”姚广孝止住激动的何咸,细斯慢理地分析道:“不过,公子与董家的冲突已不可调和,留公子在雒阳,必然只会加剧。”

  “故而,依贫僧所料,郎中令李儒能为董卓建议的,就是将公子外调出去。只要公子挣脱雒阳这樊笼,便如鱼入深渊、鸟飞高林。待群雄讨董之时,公子应时而变、建功立业,打出令人信服的能力来,届时再召贫僧前来,想必谋求河东一郡当不是什么难事。”

  何咸凝重地点了点头,这时候他已真正认可了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