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一章 兵围_大宋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潘美手里现在就只有七百余兵马,即便加上陈禹等带路党等纠合的私兵,也不过三千余人,而城中的南汉降兵倒是足有两三万之多!

  眼下宋军是靠着城中内乱之后人心不齐,军心涣散,方才能够以少制多,勉强维持住城内秩序不致大乱,这已经是很不错了,要是在城里来一个大举搜剿,激起了众怨与民愤,搞不好就要坏了大事。

  潘美想了想后,一挥手道:“眼下只需安定人心,后续的处置还需等到郡王殿下亲临处置。”

  陈禹微微一怔,随即心领神会。

  翌日中午,潘美的旗牌官统带着后续的五千骑军抵达番禺,及时稳定了城中的乱局,由于兵力稍微有了余裕,街道上开始出现骑马巡逻的宋兵,那些趁着兵乱在街市劫掠抢夺的歹人与溃兵纷纷敛迹。

  也就在这一日,潘美与陈禹以快刀斩乱麻之势,完成两万多名南汉降兵的整顿。

  “整兵”是早在出征之前便已定下的善后方略,也是大宋对待的地方割据势力的惯用策略,禁军练兵养兵不易,所需的费用也远远超过地方军队,因而禁军也是个顶个的精贵,朝廷不可能将一支昂贵靡费的禁军长期留驻地方,这是大宋朝廷“强干弱枝”的国策所决定的,更何况岭南并非是国防的重点区域,也轮不到配置高规格的武装力量来驻守。

  因此之故,朝廷禁军是一定是会撤回到京师的,以后长期留守的只能是在当地招募与编练的军队,也即是所谓的“厢军”。

  在招降纳叛这一块儿上,大宋朝可谓经验丰富,向来就有固定的一套做法,通常就是厚赏金银,遍赐官爵,总之就是拿钱给待遇以收买军心,早前的吴越是如此,后继的南唐也是如此!

  但是这一次,潘美玩出了一个与以往不同的新花样儿,既不发钱给赏,也不向这些降军将士许诺任何优厚待遇,而是是一举更换了南汉降兵中的所有中上级军官,在宋军中挑出一批下级军官与士卒升任上去以此填补缺口,这相当于既是给了作战立功的奖励,同时也有利于掌握住这一批数量不小的南汉降兵。

  这些挑出来的军官士卒基本都是南人,与籍贯大都为岭南本地或者是接近岭南的湖湘一带,他们对于本地的水土气候更为适应,通常是愿意而且能够在此立身安命。另一方面,这也是为了避免他们与本地降军语言不通以及习俗迥异,造成底层的南汉降兵产生反弹从而惹出乱子来。

  这一招儿叫作“掺沙子”,这是此次突袭番禺之前,赵德昭对潘美面授机宜之时讲过的,潘美觉得这个叫法简直妙极了。

  当然,宋军当中其实挑不出那么多符合条件的、可以充任军官之人,潘美的解决办法便是,把原本的南汉降兵中的军官互相调换部下营伍,人为造成“将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