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八章 担当_大宋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问你。”

  赵匡胤翻开册子,越看越是心惊,越看越是气愤。

  这种事情确实如赵德昭所说,在所多有,心中有了存念,自然不会再去多想。

  可是一旦手拿证据,一条条翻看,那股气愤还是忍不住泛上心底。

  “这些……难道都是真的?”

  赵匡胤气的手都抖了,指着其中一页,问蒋安。

  蒋安上前瞥了一眼,立刻点头道,“确是真的,这一家正是臣亲自去调查的。岭南蒋氏,不过一县之令,强占田庄三十六处,良田千倾,家中丫鬟仆妇三百余人。”

  “这一条呢!”

  “这也是真有此事,岭南白氏,当地土著,每天必须要喝人奶,家中每月都有仆妇怀孕,就为供他饮奶,手下家奴经常有造反的,每年因此杀人在几十人上下。”

  “还有这个!一个土司知寨而已,居然世袭了十代,攒下白银几十万两……真是太过分了,朕堂堂大宋一国之君,也没这些混蛋过得滋润吧!”

  赵匡胤再也看不下去,把册子在手中重重一砸。

  尊贵如宋皇后,是宫中下人最多的了,也不过一百多人而已,赵匡胤自己也不过八九十人,岭南居然有三百多下人的县令。

  那地方地广人稀,一县百姓也未必有皇宫人多吧。

  更有每日要喝人奶的;

  一个无品的土知寨,世袭十代攒下几十万银子……

  这还仅仅是南疆蛮荒之地,整个大宋,似这等无稽但又确实存在的情况,简直不知凡几。

  果然如赵德昭所说,有限的国家资源,大部分都被这些权贵占用,攫为己有。

  不说百姓无奈造反,就算朝廷也是少得了多少国库收入。

  看来赵德昭在岭南的所作所为,并不是年轻气盛,而是确有深意啊。

  “其实朕当初能让你去岭南镇乱,自然是相信你能够做好的,现在看,你做的这些,也的确是对朝廷有利的。奈何那些言官迂腐话多。”

  赵匡胤把册子揣进怀里,示意蒋安退下,负手向天,“所以我对你这番作为虽然理解,但是你好不容易攒下的些许声望,霎时烟消云散,还是不明智的很。”

  赵德昭沉默半饷,曼声吟道,“……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这是他在岳阳楼时,“写”下的《岳阳楼记》中的句子。

  他现在念这几句,就是对父皇表示,只要对我大宋的江山社稷有益,我赵德昭个人的声望名誉并不在意。

  赵匡胤回头看他,终于露出笑脸。

  也不吝以赞扬的口气夸奖他,“嗯!看来朕这一番心血没有白搭功。你终于还是长大了。”

  “这一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说得很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加心胸高远!吾儿终于是成长了!有了为国家长远考虑的担当!很好!”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