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六章 李继隆_大宋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处,信号发出。

  立刻有人反击了。

  “齐将军此言差矣!镇边特使及御前王大官儿,此去渭州前线,目的正是整肃边情!北汉即将对我开战,边境情况复杂,镇边特使如此手段本就是应该的啊!”

  说话的是御史中丞唐继先。

  接着吏部员外郎隋静波也声援了,“是啊!大战在即,就是应当用无情手段快速解决问题,君不闻:霹雳手段,菩萨心肠嘛!”

  翁泰也说,“圣上此时派镇边特使前往前线,为的就是镇边,整肃军情,请问时间这么短,谁能知道哪家被被罚没的店铺是有钱的?哪家是没钱的?再说罚没,关停的店铺,都有账簿册子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将来都是要上交朝廷的,怎么就敢说是被镇边特使和王继恩私自昧下?”

  赵光义听得连连点头,心想翁泰这番话说的好,要给他记上一功。

  对于折子,他基本是相信的,一来刘安是自己的人,没有事实肯定不会反水,二来料他也不敢瞎说,第三就是他很了解王继恩的脾气秉性,这种事情那是理所当然。

  看来这个儿子,终于是开了窍了。

  赵光义非但不生气,反而有些欣慰。

  养了二十年,这儿子一直都很不开窍,有时候甚至跟自己也对着干,但是最近的表现看,他应该是终于明白道理了。

  只不过这次似乎是急了些,步子迈大了,走得急了些。

  不过虽然儿子过了火,自己这个老爹可不是白当的。

  此时的朝堂上,争论已经白热化。

  抗辩双方争论的非常激烈。

  只不过李继隆等人的目标,已经完全转向了赵元佐。

  因为大家都知道,王继恩虽然只是个阉奴,但是他的后台其实比赵元佐可还大的多了。

  要想真正扳倒他太难了,而且他半辈子也出不了几次宫,想贪也没多少机会。

  赵元佐就不同了,他背后是晋王和整个晋王系。

  这次事情闹这么大,如果任他发展,听之任之的话,那就等于坐视晋王系日渐势大。

  李继隆觉得,那时候只怕贪腐之风会蔓延全国,整个朝堂怕也没几个干净的,所以今天一定要闹出个说法,刹一刹这股歪风。

  看着两边疯狂撕咬,狰狞丑恶的样子,赵匡胤并不如何反感。

  为君之道,正是让臣子们分为两派,相互争权夺利才是最好的。

  臣子有了事情做,关键点上君王再出面一锤定音,对于朝堂来说其实是好事。

  一是随时矫正朝廷错误,二是加强君王统治。

  只不过现在赵匡胤有些奇怪。

  整顿边防,派赵元佐做镇边特使应对北汉,这些主意都是赵德昭出的,为什么现在的局面,晋王赵光义一系似乎在为他背书?

  原本朝堂上应该争斗的双方,也变成了晋王系和惩腐系相争?

  这是偶然的还是赵德昭这小子的一招反间计?

  “齐王呢?今天没来?”

  赵匡胤问身后的内侍。

  “陛下!刚才石元亮说,齐王殿下今天身体有些不舒服,所以不能来朝堂议事。”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