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三章 先知_大宋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了这封信,能够亲自点兵马来渭州支援。

  下边大臣们听了,又开始议论,“既然是这样,水洛城现在怕是已经失陷在敌人之手了。”

  “是呀!前线距京城,就算快马加鞭,至少也要几天的时间吧。”

  “那可糟了!三十万北汉军,长驱直入……”

  赵匡胤又念道,“幸得镇边特使准备充分,城防坚固。水洛城现在仍在镇边特使主持下坚守不屈……”

  赵匡胤念了几句,来了精神,仔细把心看完。

  显然这一段他比较在意。

  看完这一封,又拿出一封,仔细看了起来,

  终于点了点头,,随手把手中信递给了身边的内侍。

  “小晋王果然不俗!”

  “还是晋王教育的好!”

  “八万对三十万!对面还都是北汉铁骑!镇边特使此次功莫大焉!”

  听着众人议论,赵光义只觉得脸上特有面子。

  上前一步,正要谦逊两句。

  却听内侍接过赵匡胤递来的信,继续念了起来。

  这次却是赵元佐自己亲自写的信。

  文武大臣们越听,脸色越是变换。

  原来赵元佐在信中说,自己在水洛城,对抗北汉三十万大军,已经七天,伤亡数千人。杀死杀伤对方两万余人。

  接着话锋一转,提到自己之所以能够料敌机先,做好万全准备,又能以第一次出京的菜鸟身份,就有胆略敢于跟北汉硬刚,完全是因为离京前,受过齐王殿下的专门培训。

  要是没有齐王那几天的倾囊传授,只怕现在水洛城,甚至渭州,都已经失陷于敌。

  众大臣听到这里,才明白,原来这次对抗北汉,其实可以说是齐王赵德昭的功劳。

  没有他的临时调教,赵元佐就不会建立这等殊勋。

  并且还在信末请求圣上,继续向齐王求计,下一步该如何决断。

  赵光义听了心情很复杂,一时间没了主意,不知道该怎么往下走。

  众大臣则是再度窃窃私语,“这些难道真的都是齐王的事先叮嘱?”

  “如此说来!齐王殿下岂不是未卜先知了!”

  “真的先知了!别忘了!小晋王戍边之前,齐王可就说过北汉或许即将侵袭的话。”

  “没错!我也记得。那时大家既有主战派又有主和派,齐王殿下正是主战派。”

  赵匡胤看着殿上众臣议论纷纷,自己脑海里也把整件事情大略重新走了一遍。

  对儿子赵德昭的思路脉络逐渐有了清晰的判断。

  想不到赵德昭年纪轻轻,居然真的是天纵奇才,自己凭着几十年戎马征战的经验,得出来的判断,居然和他脑子里转一转就做出的判断,是相同的。

  赵匡胤现在也想知道,儿子脑袋里正在转着的念头,是个怎样的想法。

  不过他开口喊得却是晋王。

  “北汉这件事情,晋王是如何想的,来说一说。”

  赵光义一怔,他脑子里正在乱着,听了赵匡胤的话,这才重新清醒过来。

  “陛下!臣刚才惊呆了!实在没想到水洛城拒敌这件事,居然是齐王与元佐事前就商议好的。臣觉得齐王妙计十分周全,简直可以和诸葛孔明相媲美。这件事情,也还是请齐王继续献计才是,臣甘拜下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