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五章 舌战群臣_大宋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动交纳这个契税了,哪里需要派人查访缉拿逃税之人呢?”

  稍作停顿后,赵德昭的两道目光刷地打在张御史的脸上,冷冷道:

  “张御史,你自己既然思虑短浅,便该有自知之明,别急着跳出来说本王可笑!敢问到底是谁可笑?!”

  张御史顿时面红耳赤,讪讪无言,悄悄把身子往后挪了两步,躲进了人群里。

  但这显然只是刚刚开始。

  赵德昭瞥见晋王赵光义使了一个眼色,立马便又有好几个言官御史踏步出列,其中领头人物便是言官之首、御史中丞唐继先。

  御史中丞地位尊贵,相当于后世的最高层纪委一把手,这位唐中丞自然是比张御史要上档次得多,有资格被称为赵光义的“党羽”了。

  唐中丞一马当先,朝着赵德昭开出了第一炮:

  “殿下说:不交纳‘契税’,官府便不承认契书有效。那这种所谓‘契税’,岂不就是设法逼迫民众,给小民平添负担?小民平白无故就要跑到衙门多交一笔钱,岂不是平白多生事端?又何来便民利民之说?!”

  赵德昭笑了笑,这位唐中丞的段位不低,开出的头炮还是有点水平的。

  但赵德昭对此早有准备,冷着脸反驳道:

  “首先,日常买卖,比如买卖一两斗米粮,那都是一手钱一手货,或是口头约定就行,谁还立什么契啊?能做得大宗交易,需要立契的,大抵就不会是普通小民!所以本王的这个契税,是只收取中等以上之家、或是富商巨贾的交易税。所谓给小民平添负担一说,又从何谈起?!”

  “再者,民间交易立契,那都是请中证人做见证的,买卖双方按照惯例,都需要各给中证人一份谢礼,加起来就是两份谢礼,这个花费可不小,它就不是小民的负担了?与其让中证人做见证,还不如让官府来给契书做公证,官府总比中证人要靠得住些吧?”

  唐中丞一时语塞,但马上就有御史给上司接力,气势汹汹开出了第二炮:

  “殿下的这些说辞,不过巧言诡辩而已!”

  “民间交易立契,确实是要请中证给谢礼,但区区谢礼才有多少,能值得几何?能跟官府税收相比吗?这还不是给百姓平添负担?!”

  赵德昭微微一笑,道:“本王的契税也并不高啊,不过百中取一。比如在东京城里买下一幢房屋,约定一百贯成交,收取契税不过一贯而已,只怕比起买卖双方给中证人的两份谢礼还要少些吧?”

  那位御史一时愣住,他没料到赵德昭设计的税率居然如此之低!

  百中只取一,别说是放在本朝了,就算是跟历朝历代各种杂七杂八的税赋放在一起比较,那也是最低的税率,没有之一!

  即便是号称历代税赋最低的汉朝,税率那也是三十税一!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