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内讧的代价(2)_大明政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诸多事宜的,倒是朱由菘。什么都不熟悉,难不成是就不愿意学习请教吗……”

  长期在朱由检的身边,王承恩早就明白该怎么说了,若是直接保秦三德,那肯定是行不通的,皇上要展现自身的英明,自然会分析诸多的情况,越是这个时候,你越是将责任推到一个人的身上,皇上反而会疑心,在这个过程之中,皇上的心思慢慢就出现改变了。

  王承恩掌握的要害是皇上的心思,因为苏天成的造反,因为朱审烜的背叛,皇上的心思被勾起来了,英宗当年的遭遇,谁都是知龗道的,包括明成祖朱棣,也是通过藩王的身份称帝的,朱审烜站出来支持苏天成,令苏天成在舆论上面主动了很多,而且将来也很有可能出现这一幕,到时候有了朱审烜和朱由菘等人,苏天成登基岂不是顺理成章。

  亦或说朱由菘等人成为傀儡皇帝,也一样是可能的。

  这才是皇上最为担心的地方,至于说太监,权力是皇上给予的,随时都可以收回去的,不可能威胁到皇上的位置,从这个方面说,太监是绝对忠于皇上的,所以从南直隶的事情上面,王承恩只要是掌握了这一点,就完全能够替秦三德翻盘,让秦三德全身而退。

  果然,皇上的话题开始转移了。

  “朕看见了一些奏折,大军遭遇失利之后,秦三德身体不适,一切的事情,都是朱由菘决定的,南直隶乃是朝廷关注的重点,如此关键时刻,处理事情怎能草率……”

  皇上的矛头开始对准朱由菘了,不过这是一种本能的担心,王承恩明白里面的意思。这个时候,他不能够说朱由菘的坏话,还是要总结秦三德的不是。

  “皇上,奴婢以为一切都是秦三德的不是啊,正如皇上所言,如此重要的时刻,秦三德让朱大人独自承担重任,说不过去的……”

  朱由检的脸色有些变了,还没有等到王承恩说完,就开口了。

  “秦三德的确有些责任,不过朕看这件事情,不能够完全怪到秦三德身上,朱由菘是兵部尚书,是朕任命的主帅,关键时刻,不能够发挥出来作用,却在奏折之中,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秦三德的身上,朕看这件事情不简单。”

  要说以前王承恩如此的说,朱由检有可能怀疑王承恩与朱由菘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联系,总是帮着朱由菘说话,这是不正常的,太监与朝中大臣,接触不能够太多,关系更不可能非常的亲密,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王承恩的忠心,他是知龗道的,也是不用怀疑的,从正面的情绪理解,王承恩估计是考虑到了朝廷里面的局面,为了从大局出发,将所有的责任都怪到了秦三德的身上,要知龗道秦三德可是王承恩举荐的。

  想到这里,朱由检愈发觉得王承恩忠心了,能够自我检讨,不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